更多的因素是在利比里亚,美国有足够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利用,使用黑人劳工,可以发达节约建设成本。
而东非就不一样了,西撒哈拉别说人了,就是动物和野草都很难见到,想找廉价劳动力,也有心无力。
所以,在建设达赫拉的过程中,大量东非最先进的工程设备,还有本国专业工人,成为了达赫拉港建设的亮点。
克里斯汀说道:“对于达赫拉港的建设,帝国很重视,所以在建设速度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而想在这个几乎鸟不拉屎的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建设一座现代化港口,还有配套的军事和民用设施,就必须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还有各类大型工程设备。”
“达赫拉港的建设,在帝国也算开了一个先例,未来帝国海外军事基地的建设,可能都会以达赫拉为样本展开。”
东非过去的海外军事基地建设,更倾向于使用和驱使本地劳工,这在南洋地区的东非军事基地建设中最为突出。
而在中东,当地人口比较稀少,东非也可以通过雇佣周边国家的工人,来协助建设工作,就比如在波斯湾的军事基地,东非就雇佣过阿曼,伊朗和奥斯曼帝国的工人。
达赫拉港就完全不同了,这里想找到人都困难,所以,基本都由东非本国国内工人还有东非工程兵作为建设的主力军。
而在对待本国公民上,东非显然不会像对待外籍劳工那样刻薄,所以,投入了大量专业化设备,辅助作业。
台尔曼说道:“你说的不错,帝国是如今世界基建能力最强大的国家,在海外军事基地建设中,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地方,像今天达赫拉港这样建设。”
“这些工程器械,还有专业的人才,才是帝国强大的根本,而这也为帝国未来在一些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区域的军事基地还有工程建设提供了样本。”
“甚至可能改变帝国海外扩张战略的一些细节。”
正如之前所说,现在很多地方和国家,在海外军事设施建设中,受制于当地人口和环境,这就让海外军事基地的选址成为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就比如美国正在建设的蒙罗维亚港,其水深条件,在利比里亚算不上最好的,在利比里亚南部的布坎南港,前世21世纪才是利比里亚最现代化的深水良港。
而且,布坎南比蒙罗维亚位置更靠南,这就更有利于美国对东非进行战略上的遏制。
美国为什么不在布坎南建设军事基地,主要还是现在布坎南条件太差,这里的条件主要就是指布坎南完全没有城市基础,那里几乎没有人烟,不像蒙罗维亚,虽然也很落后,但是至少有一定的人口基础,并且作为首都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
而布坎南如果在东非手中,就有可能被重视,东非反而不喜欢蒙罗维亚这种已经有一定发展的城镇,因为这容易使得当地军事部署受到本地人的干扰。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