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把苏联,德国都排除在外,西班牙也还是会打起来,顶多是内战爆发后,双方武器装备差一些,战争烈度降低一些。
可是,这不意味着最后西班牙的损失就会比外国干预情况下爆发内战的损失少,毕竟杀人的武器,在双方没有明显代差的情况下,最终伤亡人数是很难判断的。
哪怕西班牙共和派和国民派的军队,都拿冷兵器打仗,最终伤亡数字比热武器也未必会低太多。
东非,莱茵市。
西班牙内部的一些情报,很快就被送到莱茵皇宫,早在几年前,东非就加强了对西班牙的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班牙可以说是欧洲和东非关系最好的国家之一。在19世纪,东非就重视和西班牙的联系,前西班牙皇室还接受过莱茵皇室的资助。
而西班牙本身,也是东非和西欧贸易的关键节点。
毕竟,东非对欧洲贸易中,直布罗陀海峡是不可忽视的战略咽喉,西班牙的重要程度,不逊色于苏伊士运河。
弗里德里希说道:“西班牙内战爆发已经不可避免,情报部门获取的消息得知,苏联和德国,都在加快武装他们所支持的力量,大量武器装备和人员被输送到西班牙,这里很有可能成为两国战争的演练场,还有武器装备试验场。”
诚然,德国的军工实力,在全世界都是公认的强悍,如果是一般国家,面对装备德国武器的势力,那肯定会陷入硬件上的劣势。
但是,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建设的苏联,其武器性能的提升也不容小觑,虽然苏联工业明显比德国差,但是在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中,国防工业的优先级可是排在第一位。
而且,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期间,苏联能够轻易的获取各种最先进的设备和机械,所以,苏联工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其实是很高的,和国际社会主流列强没有明显差距。
其国防工业水平,甚至能排在世界前列,在日本,意大利之上,如果不考虑海军的话,那苏联国防工业甚至能排在世界第一梯队。
所以,即便和德国有一定的差距,苏联对西班牙共和派的支持,也不能被轻视,更何况在战争中,人的因素也很重要,接下来西班牙内战,更考验双方政府和军事指挥人员,以及各自支持者的能力。
恩斯特就说道:“西班牙内战,双方的实力差距并不是太明显,不过我还是和之前一样,更看好国民派,他们内部更加团结,而共和派却无法达成统一共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