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皇储也说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只要他们不完全倒向欧洲其他阵营,对东非的影响就不大,不过,佛朗哥这个人还是存疑的。”
也无怪乎他这么想,毕竟佛朗哥确实倚仗西班牙的极端民主义政党,在他没有真正上台前,谁敢保证他不会是下一个阿道夫。
恩斯特说道:“佛朗哥确实需要西班牙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的支持,但这并不意味他本身就是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至少可以说不完全是。”
“而且,就算他真的是极端民主义分子,我们和欧洲之间的联系,也绕不开西班牙这个国家。”
“所以对西班牙,我们可以复制对待意大利的态度,这两个国家本来就和东非没有利益上的冲突,也对东非形不成威胁。”
“同时,鉴于现在的经济形势,和西班牙合作,也能让我们更加方便的绕开欧洲一些国家的关税限制。”
意大利好歹是新晋列强,轻工业领域在欧洲还算比较知名,而西班牙的工业发展,整体上在欧洲就已经相对滞后了。
而正是因为工业上的落后,这也让欧洲其他国家在对西班牙的贸易中,不会过于严苛,限制西班牙工业品的流入,东非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西班牙来扩大东非对西欧的贸易规模。
……
1935年9月4日。
东非对北方的行政区划做出了一次调整,这次调整主要涉及到阿赞德高原地区以及周边,算是一个比较大的调动。
在莱茵市,弗里德里希皇储主持的工作会议上,他对东非官员们说道:“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主要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整合当地的资源,以更好适应未来北非铁路开通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今年年底,北非铁路就要完工,这也意味着这条新的东非到欧洲的商路被激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原本东非境内的铁路沿线行政区划,就成了阻碍。
“长期以来,包括整个阿赞德高原区域,都属于帝国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当地的四个省份,也成为北方经济中的洼地。”
“帝国北部本身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发展水平就相对滞后,所以,提振阿赞德高原区域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东非对南方还有大湖区等地的政策倾斜,两地经济已经有了很大起色,而这就让东非北部经济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北方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东非区域经济水桶的最后一块短板。
弗里德里希皇储接着说道:“而阿赞德高原,本身就是帝国北方经济格局中的关键节点,如果能够将当地发展起来,就能够打通北方经济和交通发展的任督二脉,从而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分布带,衔接印度洋和大西洋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