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手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说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说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小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手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手,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手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说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手的是张建国。
他手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