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宜二叔在他的撺掇下从去年便开始了轻重武器装备轻量化的研究和试验。
李正风本来是不屌便宜大侄子的,这损小子只会出馊主意,懂个屁的武器设计。
什么特么狗屁66-6式狙击步枪,明明就是……
当他听到红星厂在对外贸易中卖了五百把狙击步枪,并且给轻兵所分了一大笔钱后,彻底服气了。
明明就是大侄子设计的66-6式狙击步枪嘛,这话就算德拉贡诺夫站在他面前,他也敢大声说出来。
不过关于武器轻量化的研究,他也是含糊了。
仿制这条路既然已经走成功了,为啥还要调过头来搞装备的轻量化啊?
不过后来他也是想明白了,仿制是解决从无到有的起点,轻量化研究是向自主研发推进的过程。
红星厂冶金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可试验合金金属,在武器轻量化方向上大有可为。
尤其是李学武提出了轻型合成营的概念,单兵火力要加强,轻型合成营要想火力不轻,必然要走武器轻量化的路子。
同样的,武器轻量化也给现有的制式装备提供了新的战法和思路,必然会打通内贸和外贸双市场。
红星厂已经拿到了迭代制式武器的生产许可,真能从轻兵所这里实现轻量化改造,必然会迎来一波订单。
去年到现在,轻兵所最成功的研究案例就是将原本127.5公斤重的54式高射机枪减肥到了51公斤。
也就是李学武刚刚想到的,重机枪如果能架在摩托车上,那高射机枪没有理由不能架在坦途上。
你觉得武器轻量化是从李学武这个建议开始的?
当然不是,现在列装的57式重机枪就是从53式重机枪减重而来的,包括刚刚定型的67-1式轻重两用机枪。
有人问为啥咱们不仿制pkm,其实仿制了,毛子有的咱们一定会有这句话的含金量特别高。
那为啥制式装备没有仿制pkm的轻重两用机枪呢?
因为67-1式的综合性能优于仿制的pkms,只是重量有点超标,这才有了67-2式轻重两用机枪。
李学武建议李正风把武器轻量化的工作做扎实,然后再薅国外先进武器设计的羊毛,搞自主研发。
这也成了李正风心里认同的老成持重之言了,只是表面上作为二叔的他要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真给这小子阳光,他还不得灿烂啊。
轻型合成营的全套装备是走模块化设计和改造的,也就是说,以单兵和载具为主体,以作战目标和环境为依据,进行多方面模块化设计。
应对不同的战场形势,在不改变单兵和载具的前提下,只要在车间里将士兵身上的装备更换掉,再将载具的装备模块和武器模块更换掉就可以了。
听起来有点像赛车的换装车间,实际上也差不多。
轻兵所在钢城的研究方向就是将士兵和轻型载具结合起来,实现装备火力的最大化,质量的轻量化。
依着李正风形容,李学武都想将加农炮挂载在坦途突击车上,怼天怼地怼空气。
——
陆启明赶到钢城这一天,高雅琴和景玉农分别从津门和京城赶到了钢城,参与即将开始的谈判工作。
红星厂一下子集中了四位厂领导在钢城,足以表现出对此次谈判的重视和决心。
辽东工业对这次谈判的重视程度自然也不用多说,陆启明亲自主持谈判,就已经是最大程度的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