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尹忠耀、杨叔兴和杨宗芳的心情最为复杂,王淑琼和刘永年还好。
他们两个同李学武之间本就没什么间隙和矛盾,合作上十分的愉快。
尤其是王淑琼,可以称得上是冶金厂第一个向李学武积极考虑的干部。
不过还得看李学武用不用她。
冶金厂在换了新领导以后的第一次办公会议开的时间很长,李学武在会议上不仅仅宣读了组织架构变革文件和重新做分工,他还讲了自己对冶金厂发展的思路和要求。
只是在听了他关于组织架构的变革方案以后,众人已经没有心气再质疑他的工作计划了,一个个的都显得筋疲力尽,十分憔悴。
当会议室的大门打开,在冶金厂机关职工期待的目光中,李学武带头走了出来。
其他副厂长不是皱着眉就是在想着事情,谁都没跟谁讨论和说话。
这就样,在机关这些人的关注下,领导们各自回了办公室,上午下班的铃声也响了起来,走廊里顿时出现了嘈杂的脚步声和说话声。
中午下班的铃声等于中午饭开始了,领导们可以持续开会不饿,但他们不行啊。
其实李学武也饿了,回到办公室将手里的文件放下便同张恩远一起下了楼。
他当然很轻松,其他副厂长都没下来,不知道是不是真不饿,还是没心情。
冶金厂没有机关小食堂,主要的食堂有两个,一个是大食堂,一个是招待所食堂。
李学武来冶金厂几次,多是在招待所食堂用的饭。不过正式来冶金厂上班以后他便没再去过,都随职工一起在大食堂就餐。
其实冶金厂在过去四年时间里的发展很大,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厂职工人数,都足够李学武提出建设小食堂的意见了。
可李学武就是没提,他跟老李不同,冶金厂也同集团公司不同,这里不需要小食堂,更不需要再多的招待空间。
招待所食堂已经足够来访客人的招待工作,李学武没去吃是想给大食堂立规矩。
他都要在大食堂吃饭,这伙食标准和饭菜量就要达标,也亲近了职工群众。
李学武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哪都跑,虽然也能在冶金厂大食堂见着他,但次数不多,至少没有现在这样多。
其实他们不知道,李学武去其他分厂的时候也是在大食堂吃饭的。几个分厂的职工基本上都见过他,知道他长什么样。
而从京城回来以后,李学武中午这一顿就在大食堂,职工每天都能见到他。
与他最初来冶金厂的时候不同,他不再守着办公室啃那些材料不出来,职工们也都进一步地与他接触,慢慢地开始了打招呼。
“秘书长好——”
“主任好——”
“厂长好——”
……
嗯,叫什么的都有,从这些称呼中李学武是能判断出对方的岗位和职级的。
李学武并没有纠正大家对他的称呼,尤其是主任一项,他已经不是厂管委会主任了。
可相关材料和会议决议还要通过办公室和宣传处做工作,职工不知道很正常。
李学武这个时候强调纠正只会引起讨论和议论,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大家怎么称呼他,他都是笑着点头,有的时候会答应,有的时候就点头。
亲切,年轻,有能力,成了李学武在冶金厂职工心目中的印象。
亲切很好理解,他做到了嘛,年轻是看出来的,有能力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没瞧见秘书长一来就规范了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的管理,快速掌握了冶金厂的工作,这还不叫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