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王静文下班回来,一切已经就绪,直接洗手上手包饺子。
唐植桐从昨天带回来的南瓜里挑出一个个头最小的,打皮去瓤,然后拿出一种名叫“搜子”的器具开始擦丝。
搜子是一种地方称呼,唐家这把有年头了,两边扶手是竹片材质,都被盘包浆了。
唐植桐虽然觉得搜子实用,但并不认为万物皆可搜,起码搜出来的土豆丝就不适合炒,横切面不够平整,少了灵魂。
物资紧缺,现下已经部分人的观念已经起了变化,能搞钱不算啥,能搞来粮食才是有能力
“一会我给你点钱,路上注意安全。”王静文点点头,补充道。
阳光之下的是众所周知的行为准则。
对唐植桐能分到三十斤南瓜,无论是张桂芳还是王静文,都非常高兴。
包饺子嘛,没人希望煮成一锅粥,为此,张桂芳在和面的时候加了四个鸡蛋,属实是破天荒的行为。
所谓八五粉、九零粉中的数字均是指的一百斤小麦磨出来的面粉重量,九零粉中的小麦皮,也就是麸子多一些,黏力更差一点。
唐植桐今天做了一天班,处理了一下日常账务,剩下的时间看报、练字,主打一个安逸。
“廊坊。”唐植桐张口回道,上次去清河的时候也是用廊坊挡了一次,这次还是一样,谁让这俩地方在一条火车线路上呢。
“去哪”虽然不能拦着丈夫出公差,但王静文还是想多了解一些。
“不用,前两天我不是给培训的学员上了两节课嘛,疗养院那边给了十五块钱课时费,尽够用了。”唐植桐一边擀皮,一边回道。
全家每个月10张肉票,总共两斤,张桂芳这次拿出了三张肉票,足足半斤多肉
这种青南瓜是本地的老品种,嫩的时候有一股清香味,水分多,做饺子馅的话需要用盐杀一杀水,但等老了以后水分就少了,淀粉更多一些,而且面面的口感中带有甜味,所以唐奶奶很喜欢这个品种,种了很多年,立秋收起来存到冬天食用。
唐植桐不是圣母婊,很认同擅长“以德服人”的老孔的一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好嘞。我星期三跟着去,星期四再跟着邮车回。”唐植桐把自己的行程安排的明明白白。
“那也行。”张桂芳闻言,没再坚持。
这次也不例外,张桂芳提议包饺子用一个,剩下的依旧是存起来。
假如方圆没有靠山,假如自己没有郝仁援手,那在里面的恐怕就是方圆和自己了。
搜完南瓜,接下来就是用菜刀再横着拦上几刀,将南瓜丝切成粒,这时候就可以用来调馅了。
张桂芳活完面,将南瓜皮和南瓜瓤收拾利索,皮直接洒在鸡圈里喂鸡,瓜瓤在摆在窗台上,等晒干了稍微一翻炒,留着给孩子驱虫。
这种器具在后世被封为“擦丝神器”,有各种不同的孔径、规格,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甚至很多菜馆都在用。
“好嘞,圆哥,那我先回去了。”唐植桐没在废话,打招呼后,从方圆办公室退了出来。
“行。明天带上五六半,在那边注意安全。”方圆嘱咐了一句,但这次没有把自己的大黑星给唐植桐。
“不用,妈,就两顿饭,我明天从食堂买几个馒头就行了。”唐植桐把张桂芳给拦下,又不是出去好些天,不想让她忙活。
由于多次练习,凤珍、凤芝包饺子的手艺越来越好,张桂芳也终于不再反对她们参与,反而主动拉她俩参加,这样效率能提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