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看的心里很不落忍,小姑和小姑父有事是真上手啊!
尽管不落忍,唐植桐还是又看了三遍,谁让自己没有弟弟能打呢?
通过信纸上的字里行间,用上翘的嘴角跟千里之外的表弟致敬,不为过吧?
最让唐植桐欣慰的是,苏念斌三页信纸通篇一个饿字都没提,也没有吃不饱的迹象,字写得很稳,这就很好了。
下午的时候,唐植桐给苏念斌写了一封回信。
除了表达一下言不由衷的慰问之外,还衷心的提醒表弟注意言行。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这种做人的原则不仅仅适用于封建王朝时期,新社会也有普适性。
那个鉴宝的,虽然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是剧本来,但真的有的人真的信以为真,拿着拍的或其他途径得来的东西连线,结果呢?
嘿嘿,停播,复播连名字都改了。
有些事呢,就不是让小老百姓看的,能看个明星撕逼就算恩典了,还想怎麽滴?上天啊?
下午下班后,唐植桐穿戴好,隔着围巾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往家赶。
唐植桐哼的是《探清水河》,当然只是小声哼哼,不敢大声。
西北风刮的勤,也不虞别人听到。
这个曲子在四九城地界上一度很流行,唐植桐小时候没少听一些老爷们摇头晃脑的哼唱。
《探清水河》虽然有好几个版本,但讲的都是松老三的独生女大莲与情郎佟小六私定终生却又不能在一起,最后殉情的故事。
有点《西厢记》低配版丶《梁山伯与祝英台》平替版的意思。
有的人说《探清水河》是“淫词浪曲”丶“下流小调儿”,大莲和佟小六则伤风败俗,曾几度被禁唱,这两年也不例外,表演场合几乎没人唱了。
按唐植桐的理解,曲子是没有好坏的,要看谁唱丶怎麽唱丶用什麽腔调去唱。
桃儿能唱的正经,也能唱的不正经,即便他唱的再不正经,也没人往下三路琢磨,毕竟长相和嗓音在那摆着呢。
不过,这首曲子要是换个异性去唱,倍速再拉到0.75,哎~,那味就上来了。
但坚决不能换成黄龄来唱,否则这歌得封喽。
就是不知道换成唱“白马塌新泥”的那位用吴侬软语唱会是什麽滋味,想必听起来,心里肯定跟猫挠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