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700章 699国家的孩子

第700章 699国家的孩子(3 / 3)

眼下嘛,所有点心铺都限产了,用料也不再那么扎实,地道的味儿“嗖”一下就没了。

名义上,唐植桐是和小王同学共享一个鸡蛋,但唐植桐就吃了两口鸡蛋清,剩下的全归了小王同学。

国人对鸡蛋过敏的不多,有人爱吃蛋清,有人爱吃蛋黄,眼下还有人吃蛋壳。

因为营养来源实在是太匮乏,所以吃一些蛋壳来补充钙质。

吃完饭,唐植桐在外面逗了会贝贝,给它开了个小灶。

回到厢房后,唐植桐将以后没有侨汇券的事情给小王同学交代了一下。

“唉,没有就没有吧。那些孩子挺可怜的。”小王同学听完后,有些感伤。

“也许真的是没办法了吧。”弃婴肯定是不对的,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唐植桐在武汉是亲眼见过那位女同志要将自己孩子送人的,不到一定难处,恐怕没有人会这么做,即便遗弃,她也是选了一个她认为家庭条件好的,以免自己孩子以后再遭受生活上的困难。

怎奈唐植桐没有兴趣养别人的孩子,此事最终作罢。

关于沪县的弃婴,唐植桐以前看过一些资料,这事的根源跟饥荒有关,但公正来讲不能把所有的罪责都摁在这三年头上。

由于之前南方水利设施少,经常遭水灾,导致南方不少地方有不少外流人口,他们都是为了讨口饭吃,自然优先选择去济最发达的沪县乞讨。

讨饭养孩子,那可太难了,所以1958年沪县的福利机构共收容了1770名婴幼儿,其中98%是弃婴。

慢慢的,就有一句话在沪县周边流传开来:孩子送到沪县,就能吃饱饭了。

于是乎,59年,沪县收容弃婴的数量增长到了3525人,60年第一季度更是增长到了5277人,最多的一天能收容109人!

沪县的福利机构不堪重负,所以才有了送养一事。

这几年期间,祖籍江、浙、皖的孩子在统一安排下,被送往了陕、冀、鲁、豫、辽、蒙及苏北等粮食供应较好的部分城市。

陆陆续续送出去了多少孩子,没有一个确切数字,但送往蒙地的3000余名肯定不是全部。

送往蒙地的孩子应该是被照顾的比较好的,因为过不了多久蒙地就会提出一个口号:接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在蒙地,牧民不会称这帮孩子为孤儿,因为蒙语中“孤儿”非常不吉利,所以统一称之为国家的孩子。

那真是把送过去的孤儿当自家孩子养,为了年幼的孩子有口奶喝,不少收养家庭都卖了家里的马,买头奶牛放在家里。

关于这种大爱行为,唐植桐是发自肺腑的佩服、尊敬,因为自己做不到。

小王同学可能也做不到,静静的趴在唐植桐胸前好一会,才抬起头来忽闪着大眼睛问道:“你说,咱们以后每个月都给福利院寄点钱过去,可以吗”

“行啊,你打算寄多少”唐植桐笑着伸手将小王同学的乱发捋到脑后,问道。

“一个月五块钱吧,再多就影响咱生活了。”小王同学怯生生的数出白嫩的手掌,生怕丈夫嫌自己报的数太多。

“行,就按你说的办!”唐植桐拉住小王同学的手,这姑娘不光人美,心也善,但并非人人都心善,一旦暴露了做好事的行为,保不准就会有人求上门打扰自家生活,所以唐植桐提醒道:“这事咱悄悄地做,不要声张,最好用个化名。”

“嗯,本来就没打算让人知道。你说用什么化名好”小王同学点点头,甜笑着问道。

“隐姓埋名的小王同学做好事不留名的小王同学还是不想告知别人姓名的小王同学”这话题略微有些沉重,所以唐植桐调皮了一把。

“去,哪有这样的你这就差把单位、姓名告诉人家,让人家写表扬信了。”小王同学哭笑不得,不同意丈夫的意见。</p>

最新小说: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直播:我说没杀过人,测谎仪响了 异能:血液操控!血条越少越无敌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替弟从军成将军,归来问我要战功 冷艳总裁的假冒丈夫 开局系统助阵,我赶海都爆桶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这个反派过于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