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丰挂了电话,出门蹬上自行车就朝东花市赶,此刻他有些后悔让黄礼仁负责选址的事情了。
唐家的院子很好,如果按照上午商定的计划,化工原料公司会用这个院子种些菜补贴单位食堂。
上午商定计划的时候,黄礼仁说要让唐家发扬风格云云,孟庆丰当时没感觉出有什么不妥,但现在知道院子是唐植桐的,计划就得跟着调整了。
只要唐植桐没有明确表明不愿置换,就加码,一直加到他愿意为止!
在置换条件上,孟庆丰觉得自己跟前几年那个上书要求保留城墙、古建,把城区往西迁的人似的,犯了幼稚病。
尽管民间对城区西迁并没有任何看法流露出来,但只要在政府上班,稍微有点嗅觉的,都会觉得压根就不可能迁。
四九城首先是首都,其次才是一座城市!
“中华……今天成立了!”
这话是在天安门上宣布的,此后每年的阅兵也是在广场前方举行的。
才建国没几年,就要迁都?
让世界各国怎么看?让人民怎么看?
报告中甚至说建设新城区费用更低,新城区功能更完善云云,孟庆丰都觉得这种说法是扯淡。
西边拟规划的新城区是小本子侵华时打的底子,供水、下水道等设施确实比城区更先进一点,但正因为如此,才更不能往那边迁。
四九城不光代表着明清两朝法权上的正统,还得考虑人民的感情!
放着老祖宗建好的不用,用小本子的?人民怎么看?
四九城老城区确实在供水、下水等方面有欠缺,但这不能作为城区迁移的依据,这理由压根就站不住脚!
这条建议的潜台词就是为了保护古建,把有限的资源全都堆到新城,老城区不做处理。
那问题就来了,四九城老城区的居民会怎么想?
孟庆丰现在就怕自己下基层的时候听到职工对自己说:孟经理,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既是打招呼,也代表了脱离群众!
孟庆丰蹬着自行车,头上那几绺头发随风飘荡在脑后,他又想起了唐植桐当年在工地时去供销社联系自己时的事情。
实事求是的讲,自己是从中受益的,否则也不可能从郊区的一个供销社主任升任现在的职务。
孟庆丰事后想着跟唐植桐保持联系来着,可那边工地性质特殊,施工队伍一撤离,压根无从打听。
这次既然知道了,就没有不抓住的道理。
孟庆丰来到东花市大街,跟路人打听唐家的位置,当在唐家大门口停下车的时候,孟庆丰还不忘将自己头上那几绺头发重新盘在地中海周围。
刚想迈步进去,孟庆丰就听到唐植桐开腔怼黄礼仁:
“发扬风格?黄师傅,你家住哪?
想必你是个可以无私付出的,要不这样,我回头找找一家十来口人挤一间房的困难群众,跟你换换房。
你好人当到底,到时候你可以连租金一块帮他们交了。”
“你!”黄礼仁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自己最擅长的矛给扎了个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