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大巴掌拍打在图纸上,刘国璋连喊三个好。
他激动的站起身,看向李爱国“爱国,看来你是将我的教诲放在了心里。咱们这些在组织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
“这种自卸侧翻车厢虽然技术难度不高,意义却很重大,一旦使用,不但可以大量节省卸煤的时间,还能避免人员伤亡。”
刘国璋越说心情越激动了。
自卸侧翻车厢一旦制造出来,那可是一项大大的成绩。
不过是否可行,还需要经过专业研究员们的验证。
毕竟李爱国是个火车司机,研究这些玩意只是个人爱好。
刘国璋是个雷厉风向的人。
当下就将李爱国抛在一旁,抄起电话拨了内线电话。
片刻后。
五位身穿蓝黑中山装的研究员进到了办公室内。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戴着啤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
在这些人中,李爱国也看到了一个老熟人原四方厂的工程师董青甫。
一段时间不见,董青甫更瘦了,脸上的皱纹也更多了。
刘国璋现场开了一个短会,指着那份图纸说道。
“这是我一个学生的作品,你们看看,是不是可行。”
董青甫这会也认出了李爱国,再看看李爱国面前摆着的茶水,笑道“刘主任,您的学生,不会是李爱国同志吧”
“你怎么知道”
董青甫笑道“以前我跟李爱国同志打过交道,火车上的沙包,就是爱国同志的杰作。”
说着话,他已经顾不得刘国璋了,拿起图纸看了起来。
身为专业的研究员,董青甫的专业素质,要远超刘国璋。
“结构虽不复杂,但是构思却相当精妙这简直是绝了”
“李爱国,当初我就说,你小子不搞研究实在是亏了。”
刘国璋是了解董青甫的。
这位老研究员脾气很倔,在四方厂子里不受待见。
他出于爱才之心,亲自前往四方厂,将董青甫调到了铁道研究所里。
一段时间接触下来,刘国璋终于明白为何四方厂会不待见董青甫了。
此人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
自持技术水平高,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时候就算是他这个主任说错了话,也会被董青甫当面指责。
能得到董青甫如此高的评价,难道他的这位学生,在铁道研究上还真有天赋。
趁着几个研究员研究图纸。
刘国璋走到李爱国跟前,掏出一根中华烟甩过去“爱国,你有没有想过到研究所来工作”
李爱国接过烟,站起身道“老师,我不是科班出身,之所以能搞出这些发明,是因为在开火车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接触到的东西,让我产生了灵感。
要是离开了火车司机的岗位,我估计连给董工程师当助手的资格都没有。”
李爱国并没有妄自菲薄。
这年月的研究员个人能力都很强。
因为没有计算机,算盘计算速度太慢,研究员们的心算能力都能参加后世的最强大脑。
最重要的是,在研究所里当研究员,哪里有开大火车来得有意思。
刘国璋点头“也是,你搞的这两项发明,技术难度都不高,但是思路清奇,要不是长年累月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还真想不到。”
“老师,这也许就叫做从劳动中来,到劳动中去。”
两人正闲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