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车检查煤水车的时候,确实看到角落里放了个大包裹。
包乘组借行车之便给亲戚捎带东西,是常有的事情,李爱国一口答应下来。
“等到了煤场,我跟董工负责装载煤炭,你尽管去会大舅哥。”
“谢您嘞,李司机。”刘清泉乐不可支。
随后的行程中,李爱国总算明白自己为何要在七里桥停车等待三四个小时了。
仅仅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对面就有十多辆装载满煤炭的列车呼啸而过,雪亮的灯光在夜晚的漆黑中格外显眼。
这条铁路还真是够忙的。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火车头的前挡风玻璃上。
天空黑烟滚滚,汽笛声震天,李爱国总算是理解了这里为何会被称为国内近代工业的发动机了。
列车沿着古老而繁忙的铁轨穿梭,通过了位于搪山南站的0号铁道界碑,正式进入开滦矿区。
因为线路是提前规划好的,身为火车司机的李爱国,并不用担心。
只是当他听到刘清泉喊了一声“报告正司机,前方有涵洞。”,还是不由得愣了下。
连忙拉动阀门,降低车速。
片刻之后。
外面的天忽然黑了起来,车轮摩擦铁轨的声响变得沉闷起来,整个人有种莫名的幽闭感。
身为正牌铁道技校毕业的学生,李爱国也想起来了,这里应该就是着名的“达道”了。
“达道”是道光年间建造的拱型券砌式隧洞,放在后世也算是保护文物了,没想到在这年代依然能通车。
也真够坚固的。
“达道”只有六十多米的距离。
伴随着刘清泉大吼了一声“报告正司机,火车离开涵洞。”,外面的天重新亮了起来。
过了“达道”,火车沿着铁轨又奔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抵达了林西矿。
搪山机务段在林西矿的铁道出入口,设置了扳道站,负责进出矿区的火车调度。
看到火车驶来,扳道工从值班室里跑出来,挥动红色的小旗帜。
待火车停下后,他大步冲到火车头旁,喊道“师傅,麻烦出示矿区调度证。”
矿区调度证
李爱国拉开侧门,抓住护栏跳了下去,取出临时调度计划书,连带着一根烟递过去。
“我们是前门机务段的,此次前来六号井装载精煤。”
“哎呀,您真是客气。”
扳道工小心翼翼接过烟,别在耳朵上。
随后只是看了一眼临时调度计划书,就递回去,笑道“我们已经接到了上级的通知,六号井的铁道线此时已经清空了。你们可以直接驶入。”
说完,扳道工返回扳道站调整轨道。
李爱国重新回到火车头上,拉动汽笛,缓缓推动阀门。
看到火车启动,刚才趁停车时间跳下车放水的刘明善几人顿时慌了手脚,慌忙提上裤子从树林里奔出来。
明明火车速度不快,几人都是那种养尊处优的,却不敢攀爬火车。
只能在下面跟着火车跑“李司机,等等我们啊”
扳道工也看到了这一幕,摸了摸耳朵上的那根烟,眼睛微微眯眯,并没有挥动旗帜发出停止信号。
火车上的董工透过车窗,见刘明善几人连鞋子都快跑掉了,有心想劝说。
想了想,又闭上了嘴巴。
这种人就该连番整治几次,才会服软。
李爱国是那种有分寸的,不会不顾大局。
果然。
火车缓速行驶了一公里距离,李爱国直接撂了非常。
伴随着剧烈的排气声,火车停了下来。
累得汗流浃背的刘明善几人,这才拉着栏杆,从侧门进到了火车头内。
小腿肚发抖的刘明善还想发火,嘴巴张了张,却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理由发火。
按照规定,进入扳道站临时停车,除了火车司机和副司机,车上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