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傅想要将烟拿出来,却被李爱国拦住了。
这算是自己的私活了,不能让人家老师傅白费力气。
再说了,一包烟要不了几个钱,却能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
果然。
刘师傅摸了摸口袋,神情有些动容,重重点头“李司机,你放心吧,我肯定帮你搞得妥妥贴贴的。”
因为切割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李爱国便把钢管子留在了整备车间。
在随后的两天中,李爱国全身心的投入到行车里。
因为样品炉膛已经加装在了火车头上,行车的时候,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提心吊胆了。
乘务员们的精神却紧绷了起来,随着评选日期的逐渐临近,她们看谁都像是评选组的领导。
以至于白车长不得不在晨会上给她们做思想工作。
“荣誉是上级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而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只要我们包乘组做到把乘客放在第一位,兢兢业业为乘客服务,就算是拿不到奖,咱们也不会留下遗憾。”
对白车长的说法,李爱国是比较赞成的。
要是为了评奖,搞那些面子工程,评奖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劳民伤财。
当然,李爱国是十分有把握的。
乘务员守则由他制定出来,乘务员们按照守则工作,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但是,事情还偏偏就出了问题。
在从津城返回京城的途中,李爱国正在宿营车内肝书,隔壁车厢内传来了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
“凭什么他补票花得钱数比我少你们这帮乘务员当我是冤大头吗”
这声音针刺一般刺耳,调子高低不稳,声音应该从牙缝中挤出来,让人听了心生不安。
随后便是乘务员和煦的解释声。
但是好像效果不佳,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再次响起。
“少扯犊子,今儿他要是不全额买票,也别想让我出票钱劳资把话撂在这儿了”
火车上的乘客来自天南地北。
俗话说的好,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没有鱼鳖虾蟹,哪有花花世界。
干包乘组工作的,什么样的人都见过。
李爱国本来没有在意,准备继续看书,可是这时候本来休班的张雅芝却进到了包房内。
“李司机,隔壁车厢出事儿,张友玲跟一位大学教授干了起来。”
“大学教授走,咱们去看看。”
李爱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书本摆在小桌子上,穿上靴子大步朝着隔壁车厢走去。
来到车厢里的时候,车厢连接处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借过,借过,你们站在这里,小心夹了手”
从人群中挤过去,只见张友玲正气呼呼的对着一个身穿中山装的男同志说些什么。
而那位男同志叫嚣着下了火车,就会把这事儿汇报上去,让131包乘组好看。
张雅芝快步走过去,拉住张友玲的胳膊,小声说道“张友玲,你忘记了,乘务员守则上规定了,不能跟乘客吵架”
“雅芝,这人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张友玲平日里性子爽朗,谁要是给她开玩笑,从来不会生气,这次应该也是气急了,竟然气得嘴唇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