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自从嫁到城里后,跟娘家的关系就变得淡了。
经常一年不回去一趟,现在让她回家借粮食,她真做不到。
贾张氏看到秦淮茹推三堵四,顿时发火了:“秦淮茹,你一个农村丫头,能够嫁给我家东旭,你们老秦家是烧高香了,就这么一点粮食,别说借了,就算是送,你们老秦家也得给我送来!”
秦淮茹委屈得差点哭出来。
她还想跟以往那样,拿棒梗做要挟,逼迫贾张氏退让,但是贾家马上要喝西北风了,贾张氏怎么可能改变主意。
秦淮茹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贾东旭。
“媳妇儿,咱们家的日子确实不好过,你娘家反正吃的是大锅饭,就算是没有粮食,公社里的人也不会看着他们饿死”贾东旭扭过头去,不敢跟她对视。
秦淮茹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寒意从心底蔓延至全身,令她变得冰凉起来。
她知道这次不回娘家借粮食,贾张氏和贾东旭绝对不会放过她。
没办法,艰难地啃了半个窝窝头后,便拎着个破包袱,迈着沉重的步伐出了屋子。
贾东旭准备把她回娘家借粮食。
这时候李爱国骑着自行车,正好从后院里出来。
自行车的左车把上挂着一个帆布袋子,袋子鼓囊囊的,里面装的东西把袋子撑得满满当当,从那形状不难猜出,应该是精白面。
右车把上则挂着两根硕大的牛骨头,那牛腿骨粗壮得很。
牛骨上还带着不少牛肉,牛肉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再看自行车后座,大肚子的陈雪茹稳稳地坐在上面。
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双手紧紧搂着李爱国的腰,两人有说有笑。
虽然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但那欢快的氛围却像一把锋利的锥子,直直地刺进了秦淮茹的心里面。李爱国也看到了秦淮茹,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秦淮茹像是被烫到了一般,赶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贾东旭正低头赶路,差点撞上秦淮茹,顿时懊恼了起来:“你是不是不想回家借粮食啊!”
秦淮茹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解释却又没办法发出声音,只是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破旧的鞋子,双手下意识地抓紧了包袱。
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继续走,到了前院,三大爷小眼睛眨么眨么的凑上来拦住了自行车。
“爱国啊,这是给谁送的牛骨头?”
“段里面发了点奖励,想着给老丈人送一些。”李爱国就知道三大爷要搞什么幺蛾子。
果然,三大爷听了这话后,转身拎出来三条小鱼:“这牛骨头太硬了,你老丈人肯定啃不动。还不如换成鱼,这鱼别看小,炖成鱼汤可是大补。今儿三大爷算是让你占个便宜,三条大鱼换你两根骨头,怎么样?”
“不怎么样。”
三大爷话音刚落,李爱国骑着自行车立刻走了。
三大爷伸出手朝着李爱国的放下,挥了挥:“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儿,我可是好意啊!”
三大妈:“”
她扭过了头去。
裁缝铺此时很热闹,陈行甲和陈行乙两家人全都来了。
陈方轩那边因为听了陈雪茹的意见,提前购买了一批粮食藏在了地窖里,所以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要好。
两家人经常过来“打秋风”。
这年月分了家还是一家人,更别说陈家没分家了,也没那么多讲究,陈方轩也不可能有意见。
等到李爱国和陈雪茹到来,自然是更加热闹了。
这次李爱国又带了不少东西,大嫂和二嫂都喜得眉眼弯弯。
跟以往不同,这次大嫂见到精白面和牛骨头也不敢再大声嚷嚷了,而是悄悄帮着拎到了屋里面。
陈方轩有些担心的看着李爱国:“爱国,这又是精白面,又是牛骨头的,你没犯错误吧?”
“爹,您放心吧,这是爱国哥所在的包乘组得了全国先进包乘组,机务段里面给的奖励。”陈雪茹把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陈方轩这才算是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