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车吊装设备.”
刘青松看着图纸上的设计,瞬间明白了李爱国的用意。
那几个救援队员也围了过来。
“要是有了这玩意儿,咱们以后救援列车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费力地肩扛手拽了!”
“你是不知道啊,每次装车皮,都把我累得半死。”
“费力气还是小事,关键是太危险了。
咱们这救援列车才用了一年多,就因为吊装列车出过十几次事故了。”
“最惨的是老王,吊装的时候被车皮砸断了腿。
虽然保住了性命,可现在残疾了,只能去仓库工作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刘青松和救援队员们一下子就意识到了随车吊装设备的巨大作用。
刘青松一把将图纸拍到章主任面前,瞪大了眼睛说道:“老章,你马上配合李司机把随车吊装设备搞出来,装在我们的救援列车上。”
章主任:“.”
他本以为今天能轻松点,没想到又接了个大活儿。
不过,整备车间和李爱国已经不是第一次合作了。
无论是章主任还是车间里的工人们,都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创新工作。
“爱国,这龙门架该怎么装。”章主任很快调配了十几个工人师傅,围着救援列车忙碌了起来。
吊装设备结构简单,那帮师傅都是五六级的大师傅,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吊装设备的主架便安装完毕了。
吃完了午饭,将配套的柴油发电机安装在车底。
章主任发现黄婧带来的钢丝绳索强度不够,又亲自去整备车间挑选了钢丝绳索。
忙活到下班时间,随车吊的主要构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这还是在李爱国要求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工人老师傅们放慢了工作进度,保证随车吊的称重,进度才会这么慢。
“剩下的估计明天就能完工了。”
“不着急,电动葫芦估计需要几天时间才能送到。”
此时,随着各趟列车陆续返回机务段。
整备车间也变得愈发忙碌起来。
李爱国见状,便让工人们返回各自原本的工作岗位。
他自己则慢悠悠地晃回工作室。
在温室大棚里摘了一把鲜嫩的小白菜,然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地回四合院去了。
回到家,陈雪茹还没回来。
李爱国洗了洗手,走进厨房,熟练地做起了面条。
不一会儿,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小白菜面条就出锅了。
那四溢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只要小陈姑娘一回来,就能马上吃上这香喷喷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