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青登久违的休息日。
趁着今儿有空,青登一大清早就前往有段时间未去拜访过的蕃书调所。
还未靠近蕃书调所,一股清爽的纸墨味,便向青登扑鼻而来。
蕃书调所的大门外,4名守门的武士一看见青登,就立即对青登露出热情的笑容。
“橘大人早上好”
“早安橘先生”
青登微笑,一一回应他们的问好
“你们好,胜先生在吗”
“嗯橘先生,您来得正好胜先生今日一大早就来蕃书调所了他现在应该正在他的书房里工作”
得知自己没有白跑一趟,青登暗松一口气,他请求门卫帮忙向胜麟太郎通报一声青登来访。
不一会儿,前去通报的门卫就回来了“橘先生请进去吧”
青登在蕃书调所的土间脱下鞋子。取下左腰间的橘水,用右手提着。
在与高杉晋作、藤堂高隆等人大战过后,定鬼神又双叒受损了,所以又双叒拿去送修了。
不得已,青登这几日只能再度拿起他的老刀橘水,姑且凑合着用。
在进入他人的家或是别的什么建筑物时,将腰间的打刀连刀带鞘地取下并用右手提着此乃武士的基础礼仪之一。
右手是绝大部分武士的惯用手,用右手连刀带鞘地提着刀,便不方便拔刀砍人。
所以在进人他人的屋子时,以右手提刀有“我不是来惹事”的意味在里面。
青登轻车熟路地穿过一条条熟悉的走廊。
蕃书调所作为专门负责翻译西洋书籍,并且研究西洋知识的文化机构,学术氛围不可谓不浓郁。
哪怕是走在走廊里,也能嗅到与外界迥异的气氛。
朗诵声、讨论声、翻书声、书写声,声声入耳。
每一位在走廊上与青登擦肩而过的人,多数都是一副温文儒雅、斯斯文文的书生模样。
青登心里暗道为了凑齐这帮擅于钻研学问,并且不抵触西洋知识的学者,幕府一定费了不少力气吧。
千年前,日本依托遣隋使和遣唐使,全面学习隋唐帝国的先进文化与制度时,曾一度将科举制照搬过来。
然而因复杂的国情等各种原因,科举制仅在日本的土地上昙花一现。
时至今日,因为根本不存在“考试做官”这种东西,所以只有喜欢研究学问且不缺衣食的人,才会主动捧起书本苦读。
武士阶级里,钟意动刀动枪的莽夫,远多于喜欢舞文弄墨的学者,所以青登才会有此感慨。
一路上,青登时不时地就能收到他人递来的热情笑脸。
“啊橘大人好久不见”
“橘大人您怎么来了”
“橘大人您今日怎么有空来我们这儿做客了”
本着“反正自己现在也不怎么赶时间”的心态,每当有人向他问好,青登都会停下脚步,跟对方简单地寒暄几句。
自从青登击退讨夷组,从神野的剑锋下护住险遭毁灭的蕃书调所之后,他就受到了蕃书调所的学者们的一致尊敬。
这份可贵的因缘,使青登一直与蕃书调所的学者们特别是目前担任蕃书调所的头取,即“校长”一职的胜麟太郎,保持着相当良好、亲密的关系。
青登偶尔会心血来潮地来蕃书调所做做客。每临拜访,都势必会受到全所从上至下的热烈欢迎。
再过3载便到不惑之年的胜麟太郎,其岁数虽是青登的2倍,但却是一个没什么长辈架子的风趣之人。学识渊博,说话幽默,更可贵的是他从不负才傲物。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换源a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huanyu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