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前些天,我才和刘公公通过信,没有半点异常”
奉天殿,喧哗此起彼伏,文武百官都被这消息震得七荤八素。
吏部尚书焦芳回神后,就下意识的说出反驳证据。
这下,朝中喧哗议论戛然而止,目光都落在焦芳身上。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朝中众人都知道,焦芳是通过攀附刘瑾,在马文升辞官后,才能当上这个吏部尚书的。
他已经属于天然的阉党一派。
自然,他们也希望这种事情不要发生,都抱着侥幸。
“焦芳,你觉得我们会拿这种事情开玩笑吗”
“首辅大人都说了,兴王已经胁迫陛下,陛下都被胁迫了,刘瑾又算是什么东西”
谢迁自然预料到会有这样的质疑,直接厉声道“莫不是你已经暗中投靠兴王是兴王在北方的内应”
已经没工夫和焦芳这些人斗了。
谢迁直接雷厉风行的给焦芳带上了通敌帽子
“不是我,我没有”
这個大帽子一盖下来,焦芳立即脸色大变,急忙否认“我只是怀疑一下,毕竟这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我有些难以相信”
“是啊首辅大人,谢阁老,这事情实在有些难以置信。我们大明,毕竟自正统年间以来,还还没有再出过这种大事唉就不应该让陛下乱跑啊,难道又要上演一场京师保卫战吗”
“当年有于少保”
“现在”
本来和焦芳不对付的户部尚书韩文,此番也忍不住站在了焦芳这边,作出了正常怀疑,然后还举土木堡的例子,举皇帝随意出京的教训,也在寻找正德年间的于谦。
这下,谁是于谦
“这土木堡之变”
“金陵之,之变”
京师保卫战、于谦、皇帝乱跑,正统、正德
这几个词一出,再看看当前太后和太皇太后的临朝景象。
就算是朝中没有经历过土木堡之变,没有经历过京师保卫战的年轻官员们,也能够迅速理解并带入当年的局势了。
此时此刻,不恰如彼时彼刻嘛
英宗搞出来的烂摊子,好不容易经过儿子、孙子收拾干净,现在又,又要来一个天子南狩,再让大明出现危机吗
而且
这场危机,是来自南方
他们还不能南迁,只能继续向北
好家伙,时局逆转,他们这些人要追随英宗的脚步,也要去瓦剌留学,把当年落下的课要补回来吗
他们带入感很强烈,甚至都闻到了风沙的味道了。
“我知道大家很难相信,但正如韩文提到的正统年间,提到的英宗,当年英宗他们那么好的局势,当年我们大明更加蒸蒸日上,还,还不是出现了这种事情”
“太皇太后应该还记忆犹新吧,毕竟也不过才过了五十年不到。”
“还有朝中上了年纪的大人应该也记得吧,当年大家同样不敢相信”
“可事情还是发生了”
谢迁这下甚至有些感谢英宗了。
他老人家以实际行动给大明众人上的警示教育的课,没想到时隔五十多年,又派上了用场。
他们几乎都不用费什么口舌,举什么例子了。
例子就在眼前,他们都不用说太多,官员们会自行脑补一切。
反正京师保卫战嘛,大不了再来第二次。
京城的百姓,应该也轻车熟路了。
这也是他们内阁差点忽视的优势
大明自有国情在。
谢迁发现,这番话下去,所有人都闭嘴了,连太皇太后也身子一抖,似乎勾起了什么不好的回忆。
因为她说起来,还曾见过朱祁镇的母后孙太后,土木堡的经过,再清晰也不过了,这就是土木堡带来的回忆杀
“娘娘臣臣自比不上于谦于少保臣臣也没能力带领大家来一场京师保卫战臣,臣想要乞骸骨”
刘健显然也意识到,火候够了。
这会儿,竟然不进反退,在关键时候要打退堂鼓,主动请辞。
“刘健,你要请辞”
陷入回忆杀的太皇太后被刘健这一招搞得回到了现实,反而有些震惊。
这和孙太后拿到的剧本又不一样啊。
“不是首辅你要请辞在这关键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