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刚好位于半干旱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周边地区皆是荒漠,它是兀立干旱背景中的一个“湿岛”。
因而这山脉便成了蒙宁两省区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
这里有两个国家级保护区,分别是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是的,这里一共有两个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只不过归属地不同罢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贺兰山岩画自然风景区正是银川这边的贺兰山,所以要搞清楚。
沿贺兰山自北向南,包括卫宁北山在内,在黑石峁、贺兰口、苦井沟、大麦地等27处都有岩画遗存。
总计约有组合图画5000组以上、单体图像27万多幅;
已被记录的岩画单体图像有19752幅,数量之多可见一斑,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只是沧海一粟罢了。
贺兰山岩画主要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
所以通过这些岩画,我们可以研究远古人类的文化史和原始艺术史。
这些岩画可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意义的。
从艺术的角度来讲,这些岩画线条流畅,构图巧妙,色彩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
无论是描绘人物、动物,还是表现狩猎、祭祀等场景,都充满了原始而纯真的美感。
在人物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人物形象的精细刻画,他们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形态、动作和表情。
这些人物或站或立,或跑或跳,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样的绘画功底,说实话很多现代人都做不到。
而这些岩画的存在打破了我们现代人类对于远古人类都是茹毛饮血和愚昧无知的印象。
让我们知道远古人类也是有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的。
而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讲,这些岩画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场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信息。
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文明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通过岩画中的狩猎场景,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他们依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岩画中的祭祀场景则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
他们通过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这跟我们现代人的信仰是没有区别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或许会比我们现代人更加的虔诚,也更加的尊重大自然。
贺兰山岩画作为古代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它们为我们了解古代人类文明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填补了历史文献的空白。
同时,这些岩画也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