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就怕空气突然安静
张飞一大早跟关麟打了个照面,然后把闺女交给这臭小子后,他就忙不迭的赶往西城郊。
按照孔明的嘱咐,这位军师的“老丈人”,他还是要来拜见一下的。
毕竟,他来这荆州,还是带着两个任务的。
其一,调查洪七公的真实身份。
其二,寻得良医,解法正法孝直的病患
可
让张飞有些意外的是。
这刚出西城门,就看到城郊许多村落都在办丧事,哭嚎声不绝于耳。
当然,办丧事儿,这并不奇怪。
眼瞅着就要进入十月。
在古代,十月对于老年人,是一个很危险的季节,很容易因为穿着单薄而冻死、病死。
甚至,在汉代,如果夏收与秋收的成果都不理想,那么,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家里的老人如果在冬天病逝,就很有可能出现,没钱办丧事的情况。
又因为小冰河期的缘故,寒冷来的早了一些,也更冷了一些,故而还没到十月,已经送走了一些贫寒的老人。
张飞忍不住凑过去看。
穷啊
只觉得这些农人忒穷了。
一个个穿着单薄的衣服,这如何抗得过一整个冬天呢
可哪怕是穷
哪怕是穿着单薄。
可棺木中,那些逝者却依旧穿着厚厚的、华丽的衣服。
遗体也被清洗过了,嘴里和手里也都放了东西,由此可见,大汉的“以孝治天下”可见一斑。
按照习俗,子、卯、巳、酉、戌,这些日子,可以下葬男性死者
午、未、申、丑、亥、辰,这些日子则是下葬女性死者。
地点往往会选择本乡本土的高处,或者山的旁边。
看着这一幕幕,张飞的心情,难免一阵唏嘘。
倒是
越往西走,他发现,这边办丧事的几乎没有。
这一处村落里挨家挨户,有的在制作肉干,有的在用七月制作的酒曲来酿酒,还有的在腌菜,甚至能看到,百姓们穿着大袄,一派忙碌富庶的景象。
张飞琢磨着,这不过就隔了二里地,差距就这么大么
张飞忍不住问了一个老叟。
“老人家这是咋回事啊,怎地那边穷的叮当响,衣服都薄的跟那苍蝇的翅膀一样,可你们这边,家家富庶,穿着厚袄,竟还在制腊肉呢”
村民淳朴,听得张飞这话脱口。
那老叟回道,“不瞒你说,几个月前,我们村跟隔壁村都一样,可现在不同了那黄老先生的沔水山庄不知为何,一下子涌入了一、两千人这么多人,得吃饭,得生活于是,我们这村子不就有营生了嘛我们这村子不就被养活了么黄老先生又慷慨,不曾断我们分毫,家家户户也就有余粮了。”
老叟说到这儿
一个背着半扇猪的中年男人正巧路过,忍不住补充道“还不只这些呢,我听说,沔水山庄里也都是流民、乞丐黄老先生仁义啊,何止是养活了我们村儿,这一、两千流民、乞丐也是他养活的呀,这不近来,黄老先生还广招人手呢隔壁村子,那些精壮的,穷的叮当响的,都纷纷投奔过来了”
听到这儿,张飞眼珠子一转,“那你咋不去啊”
这中年男人摆摆手,“可不是随便的人都能去的,黄老先生查的严着呢,要么祖三代都是在咱们当地,要么就是中原动乱,逃难过来的,但凡族里有一个在东吴,在北方当官的,或者有过作奸犯科的统统都不要”
“他咋知道伱们家族里有人在北边在东边当官咋知道,你们有作奸犯科的”
张飞连连眨巴着眼睛,他太好奇了。
“嗐”这次是那老叟解释道,“都是十里八村的,谁不认识谁啊真要有个谁都不认识的,那黄老先生哪肯用啊”
嘿
张飞的眼珠子一定,心里嘀咕着,这“沔水”山庄有点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