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任务完不成就完不成了,这本没什么,可张飞是懂大哥刘备的,一想到万一这法正也跟他爹“法衍”一样猝死,那大哥得多伤心哪
等等
张飞突然想到什么,连忙追问。
“黄老头,俺来这儿荆州的路,听说长沙郡有个神医,叫什么张仲景的,几年前写出本伤寒杂病论救了不少人哪俺若是带他回去,保不齐能看出个眉目啊”
张仲景
这个名字一出,黄承彦微微怔了一下,不过,他很快摆手,“他的话,你可请不到”
“咋了”张飞饶有兴致的问道“难道是他亲曹俺可听到坊间的传言,说曹操与那袁绍官渡之战时,有个叫张羡的,担任长沙太守,尽起荆南四郡之兵,去进攻那刘表这才让那刘表没有履行跟袁绍的约定,合击曹操很多人说这张羡就是张仲景真的假的呀”
不怪坊间有此传言。
别说是在这个“三人成虎”、“谣言”满天飞的汉末。
就是在后世,清代孙鼎仪所著张仲景传中,也认为那支持曹操,起兵反抗刘表的长沙太守张羡,就是张仲景本景。
理由是张仲景之名,仲为第二之意,景则是景仰之意,与“羡”字之意相同,况且两人都在这个时期做过长沙太守。
故而,别说后世,就是当世人
也会疑惑,这位“医圣”张仲景,多半就是张羡本人吧
只不过
事实,这俩人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去,甚至同族都不是。
黄承彦一摆手,语气笃定,“张羡可不是张仲景,张羡的坟头都一丈高了,就葬在长沙那马栏山”
别看黄承彦隐居,可作为荆州的名士,关系网遍布荆州。
在这片土地,但凡是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没有他不认识的。
而这位写出伤寒杂病论的“医圣”,本名张机,绝非张羡,字仲景。
因为任长沙太守时,每月初一、十五开公堂坐诊,为穷苦百姓医治病症,被广为流传。
这便是“堂”的来历。
甚至,后世的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里治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
这些医生若自己开设药店也通通取名为“堂”,碧如“同仁堂大药房”
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黄承彦提起张仲景时,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变得十分难看。
张飞则疑惑了,他拍拍脑门。
“既这张仲景不是张羡,那自也说不亲那曹操,如此说来俺有什么请不到的他若是不识抬举,俺就是绑也把他绑到成都去,活人总不能被尿给憋死了吧”
不等张飞把话讲完。
黄承彦摆摆手,惋惜道“你倒是能把他绑过去,只不过,到成都,就只剩下个死透了的神医了”
“啥”张飞一惊,“难道,这张仲景的坟头也一丈高了呀”
“这倒不是”黄承彦语声如冰,寒意彻骨,宛若是想到了一件无比痛惜的事儿。
过得片刻,他方才轻声道“那张仲景病卧在床已有一年之久,他患了重度伤寒,怕是”
“这不对呀”张飞连忙打断道“伤寒杂病论不是他写的吗”
此言一出,
黄承彦的脸色更加难看,他站起身来,刚向外迈出步子,又忍不住停住。
他抬起头望着房梁,目中无限惋惜
当世之中,能让黄承彦佩服的人不多。
论起来,脑子里装着“数之不尽”、“奇思妙想”、“发明创造”的关麟算是一个
女婿诸葛孔明算是一个
至于刘备、曹操之流至多只能算是半个。
除此之外,还剩一个,便是这位用一生的经验与阅历谱写出伤寒杂病论,却自己因为大量的试药而深陷重度伤寒的张仲景。
这已经不是惺惺相惜的问题了,张仲景的病状,让黄承彦哀婉痛惜
这是整个大汉“杏林”的损失啊
呼
想到这儿,黄承彦喃喃开口,只留下七个字
“医者不能自医啊”
听到这儿,张飞挠着头。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脑回路,他大概听懂了黄承彦的意思。
那么
现在的局面就很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