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江湖不是打杀,是人情是世故是交易
曹操是个枭雄。
他能一统中原,横扫北境,靠的可不仅仅是谯沛武人的勇武,是颍川才俊的支持。
更不是仅仅凭着运气。
他本人的决策力、判断力、洞悉力、智谋、乃至于临阵应变能力在当世无出其右。
如此一个人物,又是如此重要的襄樊,他岂会没有第二层部署
没有防患于未然
曹操早就想到,倘若襄樊的局势动荡到已经无法挽回
那关羽当如何他势必孤注一掷强攻襄樊。
他甚至想到了最坏的情况。
那就是他曹操无法第一时间回援。
这种情况下,如何保住襄樊,乃至于反败为胜,就是一个并不轻松的问题了。
而这,就要看曹操的部署。
曹操特地派遣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在汝南屯兵,派高览演绎中死在长坂坡,历史上并无记载,故以他尚在在许昌驻军,更是在赴汉中时,暗中交付给张辽两封锦囊。
其中一封是孙权大举来犯时的应对。
内容唯独四个字“贼至,乃发”
也正因为这四个字,造就了张八百击穿孙十万的壮举。
至于另外一封信,就没有这般简练。
曹操列举出了三种情况。
其一是涨水期时,倘若襄樊局势有变。
那么张辽按兵不动,调于禁从汝南迅速的驰援襄樊。
其二是枯水期时,同样的假设,这次便是于禁按兵不动,由张辽迅速的从合肥赶至襄樊,坐镇襄樊,将合肥的统帅一职交同为五子良将的乐进。
其三是涨水期时,倘若襄樊局势有变,孙权同时大举来犯,曹操的部署是,张辽赴襄樊,于禁进合肥。
如此也能看出,曹操对于襄樊的看重程度。
而如今的局势,是第二种情况,前有张八百大破孙十万,后又枯水期来临,合肥的压力无疑骤减,这种时候孙权不可能组织兵马进犯。
当然,这种时候本该张辽率兵进攻濡须口。
涨水期、枯水期的变幻,往往标志着魏与吴攻守之势的转换。
事实上,张辽本打算进攻濡须口的。
可谁曾想,突然曹仁晕厥,曹纯殒命的消息传来。
张辽当即做出决定,放弃进攻濡须口,静观其变。
而这也只是静观其变。
毕竟曹仁晕厥,襄樊城内还有满宠,还有吕常,还有赵俨,还有牛金再不济,江夏也还有那个“铁壁”文聘。
有他们在
襄樊的局势稳如泰山,还不至于崩盘。
可谁曾想,就在张辽收到第一封急件不久,第二封急件接踵而来。
文聘没了,满宠没了,牛金没了,吕常也没了。
诺大的襄樊,如今就剩下一个赵俨
这又岂不是曹丞相所说的“襄樊局势有变”
当即张辽就交接给乐进合肥的统兵之权,他本人则率一干亲卫赶夜路,到寿春。
水路无法行船,他们一行就驾马赶至襄阳,总算还不晚。
赵俨看到张辽,眼睛直接就怔住了,他难以置信。
前段时间还“八百破十万”、“威震天下”让那东吴小儿止啼的张文远竟出现在了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