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一八九章 江湖不是打杀,是人情是世故是交易

第一八九章 江湖不是打杀,是人情是世故是交易(3 / 6)

就比如西汉末年时期,各大家族兼并土地,哄抬物价,严重影响到经济运行。

故而众人推举了王莽去挽救危机。

王莽颇为任性的创造了六泉币制,从“小泉直一”到“大泉五十”,共计制作出了六种面额。

而最大的面额“大泉五十”仅仅用了两枚半五铢钱的“含铜量”

简单点说,就意味着每发行一个“大泉五十”,就要从百姓手中夺走四十七个半五铢钱的财富。

这一举措,使得大家族纷纷收集五铢钱,融化后私自铸造“大泉”,再用大泉购买“五铢钱”无限套娃,引发了巨大的通货膨胀。

这是西汉末年。

东汉末年更夸张。

董卓铸小钱,使得粮价一斛高达几十万、乃至几百万钱也是有的。

更有甚至,素来以“仁义”标榜的刘备,也在迫于无奈之下,玩出过这么一出。

历史上的刘备,在入蜀后,面对“商贾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难题。

他采取的手段,也类似于董卓的“铸小钱”。

只是,刘备的名字更文雅一些叫直百钱。

简单点说,就是铸造一种新的叫做“直百钱”的钱币,平抑物价,一枚相当于过去五铢钱的一百枚,然后强制命令商贾、百姓限期更换新的钱币。

看似,是旧钱换新钱,一枚换一百枚。

可实际上,一枚直百钱中“铜”的含量与一枚五铢钱中“铜”的含量相当。

如此一来,一枚换一百枚,多出来的九十九枚的含铜量,就可以继续铸城新的“直百钱”刘备这边,国库的钱粮自然也就源源不断。

这就相当于官方层面的欺骗,将百姓的“铜”以“旧”换“新”的方式,骗到了官府的手中。

是捡来的麦子开磨坊,无本万利的买卖。

而蜀中的百姓出于对刘备的信任,起初,大家伙没有想那么多,自发的把五铢钱拿到官府中兑换直百钱,物价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们又不傻,他们发现手中的直百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以前可以买一件衣服的钱,现在连一个衣袖都买不起。

每个人的财富都严重缩水了。

大家还发现,他们虽然越来越穷,可刘备府库中的钱却不断地增加,军费亦不断地增加。

到最后,整个益州百姓对刘备的态度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也是为何,刘备倚靠的从来都是元老派、荆州派、东州派的支持

益州本土势力,甚至益州百姓对他的态度可谓是“一言难尽”

这些别说支持了刘备,只盼着你刘备行行好,别再进一步的缩减直百钱中的含铜量,进一步的坑我们,压榨我们就好。

不夸张的说,若不是诸葛亮治蜀有一套,再加上蜀律的严刑峻法,让百姓蒙受损失,却只能被迫息事宁人。

否则,这套“直百钱”的经济体系下,蜀中早就民怨沸腾、民怨四起,局面铁定控制不住了。

而这也是间接造成了益州本地,无论是氏族还是百姓,与刘备无法达成一条心。

当然

推行“直百钱”虽然坑人。

但是,刘备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是基于攻下成都前,刘备向众将士的许诺,放任将士们将官府中钱财自行拿去。

不仅如此,根据三国志张飞传的记载,刘备还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每个人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要知道,这个数字极其夸张差不多抵得上成都一个郡一年的收入了。

而这些钱从哪来

只能从可怜的益州百姓手里去“骗”了。

这是季汉政权中,蜀中地区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坑一个巨大的隐患。

而关麟,他这道题答得虽快。

却是联想到了蜀汉政权中这种“不健康”、“畸形”的经济模式。

最新小说: 反派缺大德,飞龙骑脸,怎么输?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神父马维 炮灰男配走上人生巅峰 我在中世纪当骑士 我本边军一小卒 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 美漫修仙录 重生柳树,打造万古最强部落 魔法傲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