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关平站在襄阳城下,他俯瞰着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这座被雪絮覆盖的城池。
他心头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高的城墙,这么冷的天气,能攻的下来么
心念于此,他环顾身后,看着将士们一个个被冻僵的模样,一个个复杂的表情,他能感受到这五千关家军那纠结的心境。
他们是既害怕攻城,却却又毅然决然般的不敢后退。
这就是关家军。
明知前面是刀山,关家军也要迎难而上。
此刻的关平心头生起了一丝疑窦。
怎么父帅与周仓将军,二弟、三妹、五弟的兵马还不到呢
总不能真的只靠他们五千人去攻城吧
这样极端的天气下,三万关家军或许有机会,可五千的话完全没有机会啊。
等等
关平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疾呼“父帅的军令在何处”
当即一名副将取来军令,这是周仓提及,到襄阳城下时才能打开的,第二封军令
关平不假思索,迅速展开。
而这军令,不展开还好,一展开之下,他整个人愣住了。
这
怎么会这样
不怪关平惊讶,因为这一封军令中,关羽重重的写上了一行小字“平儿佯攻襄阳,为父去取江夏”
起初看到时,关平还没有反应过来,他把关羽写的“为父去取江夏”想成了“为父去取樊城”。
如此说来,这就是再平常不过的“声东击西”的战略了。
他正打算吩咐将士摇旗呐喊,做出假象时。
关平突然像是反应了过来。
是江夏
关平的一双瞳孔瞬间瞪大
他下意识的张口“不是樊城竟竟是江夏”
“四弟的话,父亲听进去了,不或许,或许父亲从一开始起,他的目标就是江夏,襄樊襄樊从来都是假象,是诱饵罢了”
经过了一个迅捷如电的脑回路,关平得出了这个结论。
而与此同时,他刹那间联想到了许多。
而首当其冲的,其实是他与关麟的一次对话。
那时的四弟关麟在与五弟关索畅聊,聊天的内容是“诋毁”父亲
关平看不过去,就争执了几句。
关麟却说“大哥,你不会真的以为斩颜良是父亲的功劳吧”
关平的回答是“你莫要强词夺理,普天之下,谁人不知道父亲斩颜良诛文丑,这不是父亲的功劳还能有谁”
那时的关麟直接反驳“咱爹就是瞎七八嘚瑟,大哥,他的话你也信哪斩颜良跟他至多就有一丢丢关系,论及功勋,哪里轮得到咱爹扬名”
“那是人家曹操的谋主荀攸的功劳啊大哥伱想啊,袁绍派大将颜良围困白马,荀攸献计让曹操屯兵延津伪装渡河,于是乎原本打算大军进驻白马的袁绍犹豫了,他不敢派人支持颜良,就派重兵守在延津的对岸”
“可曹军这边,天天嚷嚷着要打过去,最后的结果呢打了个寂寞,反倒是咱爹在曹操的授意下,引轻兵奔袭白马,打了一个完美的时间差,将孤立无援的颜良斩于马下大哥你品,你细品”
“这事儿,吃瓜百姓不明所以,都说是咱爹斩颜良,可事实上,这跟咱爹关系大么荀攸如此一番计略之下,就是曹操不派咱爹去,巨大的时间差之下,轻骑突袭,随便栓条曹营的狗也把那颜良斩了咱爹有啥脸说这功劳是他的丫的咱爹真是啥功劳都抢,我都不好意思说他,大哥,你品,你再品”
那时候的关平听到四弟关麟的这一番“惊世骇俗”的话,只觉得四弟简直是为了黑老爹而黑。
黑的是无孔不入
黑的是“哄堂大孝”
可现在关平悟了呀
今时今日父亲的一封军令,他与四弟“声东击西”,“轻骑突进”取江夏的手段,不就与当年曹操图白马的手段一般无二么
当年是延津河畔,曹军与袁军隔河相望,一个喊“我要打过去”,一个喊“你过来呀”
结果到最后,没有发生任何事儿。
今时今日的襄阳城下不也正是如此么
父帅与四弟的目的,就是让他关平去造势,去呐喊,去吸引曹军的目光,为父帅夺取江夏创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