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这种事儿,这压根没法预判
正想改个方式不问暴雨了,改问如何挖通汉水哪里建立蓄水池如何引水倒灌
这相当于把一个天文气象问题,改变成物理学问题。
不曾想
黄月英的声音再度传出“虽是无法预判,不过倒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这
关麟的眼睛一下子睁大。
“规律”
“没错。”黄月英颔首,她指着黄家湾,“我自幼生活在那里,又喜欢记录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每年的暴雨,水流,气象我发现,每隔三年襄樊之间汉水就会出现一场长达数日的暴雨,暴雨引得汉水暴涨故而每过三年,汉水都会淹没了黄家湾,我与父亲都需要出去避难,所以我记得十分清楚至于再长的话,十年间,襄樊之间的汉水必定会有一次灾害,这个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三年
十年
关麟回忆起来,按照他这段时间的走访、问询。
在二一三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襄樊是有过一场暴雨的,暴雨差点冲垮了樊城西侧的平鲁城,整个襄阳都收到了巨大的威胁。
按照关家军军士的描述,老爹关羽本欲趁着这场大水去进攻襄樊,可那一年是大伯刘备与刘璋决裂,西线战场压力巨大,故而没有趁势北伐。
许多关家军的军士都应证过这一条。
然后再三年之后,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那就是历史上老爹水淹七军的年份了,如果是按照这个去推断,黄月英提出的这个“规律”就有迹可循,就显得有点儿靠谱了
当即,关麟的眼眸中直接就放光。
甚至,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利用这场“大自然的规律”,然后配合掘开堤坝,引汉水倒灌
如果是这样,那曹军人数越多,反倒是败的越惨。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关麟想办法把曹军悉数给引来,然后几十万大军,一场倒灌悉数被淹没于此,成为了水中的鱼虾
这才是生生的断了曹操的根
一劳永逸
果然,黄月英的话还在继续,“按照我记忆中的规律,襄樊这边三年一大水,十年一灾害,若是云旗你要利用暴雨,那或许明年的涨水期能利用起来,可若是计划用的是暴雨引发的灾害,那或许还不够”
黄月英眨巴了下眼睛,“所以”
不等黄月英继续说,关麟抢先拱手,做出一副循循善诱,求知若渴的模样,“此间襄樊水道,黄夫人无比熟悉哪里挖通沟渠引汉水,哪里提前修堤坝储水,这些还需黄夫人指教了。”
这个
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在月色下躬身行礼,这份知书达理的模样,这份月色下气氛烘托,让黄月英心头一阵肆意的遐想。
她在想,如果如果她与孔明有一个儿子,也该这么大了吧
心念于此,黄月英笑道“你无需向我行礼,我既来此,就会帮你把整个图纸给绘制出来只不过”
俨然,黄月英还有其他的要求。
关麟直接插口道“晚辈懂,这次引水倒灌,晚辈只是为了取胜,不是为了伤及无辜,夺下樊城之后,必定当先救助百姓,避免生灵涂炭。”
黄月英从小生活在黄家湾,对周围的百姓都是有感情的
她也不忍因为她而导致生灵涂炭。看书溂
“战场无情,终究要有人迈出这无情的一步,可你能这么想,我便放心了”
说到这儿,这引水倒灌樊城的计划算是敲定。
黄月英本还想再问问那“沔水山庄”,那“工坊”,那一系列奇怪发明,特别是她的叔父黄忠一直在尝试的“复合弓”的事儿。
甚至想通过关麟问问父亲黄承彦的身体,问问他最近的状态。
这些,黄月英根本没办法问黄承彦,一问黄承彦就开始抱怨,说什么“女儿都是给外人养的”、什么“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
简直像极了一个见到女儿后,无比唠叨的老父亲。
倒是关麟抢先开口“其实,晚辈今日还有一事”
黄月英故意白了关麟一眼,玩笑似的说道“你这小子,我方才来,你便提出两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