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的官署体现出一种真正“风雅之人”才有的广博,整个官署到处都遍布着一个“雅”字
从沐雅雨、品雅鱼、赏雅女的画像;
到伯雅、中雅、季雅的酒器。
这些,无一不显示出了曾经这里的主人刘表,是个附庸风雅,喜好座谈的人。
关麟本在观察着大小不一的酒樽。
诸葛恪站在一旁解释道。
“公子看这酒樽,其实这襄阳饮酒的规矩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刘表发明出了三个酒杯,分别是伯雅、中雅、季雅,装酒分别为七升、六升与五升,酒量好着饮伯雅,酒量次者饮季雅,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别的地方能饮酒者,人称千杯不醉,在这襄阳城,则会称之为有雅量”
诸葛恪提到的这些襄阳“酒”文化,关麟倒是有所耳闻。
只不过,关麟的思绪不在这边,他反问诸葛恪,“伯雅、中雅、季雅酒器都不一般大,如何能一碗酒端平这才是刘表败亡的原因吧”
一声感慨,关麟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他问诸葛恪,“不说酒了,近来,我听说东吴出事儿了,孙权派吕蒙把东吴的少年将军凌统给抓起来了你是江东人,消息该比我更灵通些此事当真”
诸葛恪颔首“的确有此事凌统突然就被查出了勾结曹魏,并且有确凿的证据、人赃并获,背上了叛国之罪,整个凌府所有男人都被捉拿,所有女人就地幽禁。”
“看看。”关麟感慨道“我当初就说,因为一个卓荣,已经引起了曹操与孙权的猜忌,而无论是张辽还是凌统,孙权与曹操都能大作文章,他们也的确都作文章了,可孙权的反应比曹操更剧烈十倍孙权比曹操更多疑啊”
“我在想”诸葛恪有些疑惑不解“明明曹操才是生性多疑,可他对东吴施以的离间之计毫无行动反倒是吴侯,这次的反应这么大若是我即便要拿下凌统也断然会调查清楚,万一错怪了岂不是”
不等诸葛恪讲完,关麟感慨道“若是会调查清楚,那就不是孙仲谋了再说了,当局者迷而单纯从这离间术上来看,曹操这边无疑做的更精妙人证、物证出现的都太巧了,也太缜密了,哪怕是我都不得不信而设计出这等手笔,这等计谋让我想起了那故去的荀文若、郭奉孝。”
不论关麟想到谁,诸葛恪还是斩钉截铁的说“凌统是不会背叛东吴的他是国士”
关麟颔首,“是不是背叛已经不重要了,现在的问题是,孙权把他当成了威胁,在东吴,一旦被孙权当做威胁,那一定活不久”
诸葛恪叹了口气,他想想凌统,又想想自己,不由得为凌统悲悯,却也为自己庆幸“或许,这就是身为东吴文武所必须经历的宿命”
正说着,麋路进来禀报“东吴大都督鲁肃从江夏赶来,求见公子”
关麟皱了皱眉,又看了看诸葛恪,笑了。
“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鲁肃大都督亲自赶来,多半也是为了凌统吧”诸葛恪猜测道“公子要见他么”
关麟抬手,“这个时候自然得见,你若好奇就在屏风后听听,看自己的判断,是否与鲁大都督一致”
鲁肃已经独自在正厅等了一会儿,他也并没有十分着急。
屋子里摆放着“三雅”酒樽,他也饶有兴致的端详着,关麟已经换上一身冠服从内室走出。
鲁肃躬身“云旗小友,许久未见。”
“鲁大都督降临,可令这襄阳城蓬荜生辉,快请。”
“我来此寻云旗是为了一个身处吴郡的武者,也权当是为他向云旗你求一条生路”
鲁肃把话说到这儿,关麟倒是打起马虎眼了,“这朗朗乾坤,吴郡又无战乱,怎么就没有生路了”
鲁肃左右环顾,反问“怎么不见陆伯言以往他不是总在云旗身边么”
俨然
鲁肃想通过陆逊,吟出陆逊得救的过往,然后把话题引到凌统的身上,替凌统向关麟求救。
只是,关麟的嘴巴密不透风。
“清官难断家务事,我身处荆州如何敢断东吴事宜”
说到这儿,关麟顿了一下,语气也加重了一分“鲁大都督就不用藏着掖着了,你想让我救凌统,这说明鲁大都督是个厚道人,不忍少年英雄英年早逝,可我也听到一些传闻,人赃并获,证据确凿如今的凌统,他背负的叛国罪,怕不是人力所能挽回了”
“鲁大都督还是回去吧凌公绩非陆伯言,恕晚辈爱莫能助”
话聊到这儿,似乎关麟已经彻底聊死了。
关麟也不做过多的寒暄,过多的停留,一变摇着头,一边怅然地走进了内室,只剩下茫然无措的鲁肃。
关麟在内室中轻声对诸葛恪道“刚才都听见了”
“听见了”诸葛恪小声感慨道“可公子之前不是一直在算计着怎么救凌统么何故这般干脆的回绝了鲁大都督呢他既有意,让他帮下忙不好么”
关麟笑笑“你呀,还是意气用事,我救凌统何必让他鲁肃帮忙”
说到这儿,关麟眨巴了眼睛,“他帮忙,就怕坏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