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吏登上城门居高临下的宣读着孙权的诏书。
“孤身为东吴国主,当统御江东,联合民众,勠力同心,一致抗外设使人人都如甘宁暗中谋刺,诛屠大臣,那东吴纲纪王法何在孤不将此甘宁当做国贼则江东倾危,故而再有敢公然质疑、顶撞孤者,为国贼甘宁请命者,此苏飞、孙皎人头便是榜样”
这一番话吟出
不少人默默地昂首聆听。
黄盖的儿子黄炳,周瑜的侄儿周峻也在,两人彼此互视。
黄炳喃喃道“这诏书哪里是给民众看的分明就是拉拢那些大族用的”
“唉”周峻长长的叹出口气,“此所谓慕虚名而处实祸也孙权与大族为谋,无异于与虎为谋”
黄炳反问“孙权与大族谁又是虎呢”
这时忽然听见一个人高声哭叫而来,是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蒋钦。
他一步一步前行,悲戚万状
身旁的众人看着他这副模样,不由得为他捏了把汗,他却提着酒壶,脚步踉踉跄跄,“苏飞将军、孙皎将军你们是大大的忠臣哪别人摄于强权,不敢祭奠你们,蒋某来祭你们了魂兮归来,魂兮归来还有甘兴霸你你”
很明显蒋钦醉了,这位擅使弓箭的虎臣,他很少喝酒
可今天,他却像是一个不省人事醉汉一般的将酒壶倾斜,酒酿坠落在地,和他的泪浸湿一片黄土
他的身形迅速的被守卫环绕遮挡,黄炳与周峻只能默默地离开。
只是
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白衣过江,一举夺下荆州,让关羽败走麦城的功勋除了吕蒙外,就属孙皎与蒋钦。
但,巧合的是
就在他们立下如此大功后,很快三人就都病逝了
吕蒙如此;
孙皎如此;
蒋钦亦如此。
在东吴,就会有这么一道独有的风景,许多忠臣、良将他们病的好巧啊
夜晚,苏飞与孙皎,还有甘宁手下七十多个兄弟,连同家小,均被安置于一艘巨大的商船中。
因为夜已黑,两岸漆黑如墨。
船头处,鸿雁的主人孙绍与太史享正站在甲板上。
仿佛四周的寂暗,他们丝毫不在意,也可能是鸿雁本就在黑暗中待得够久
“又是一波脱离苦海的”
说话的是太史享。
当初,他们就是相同的手段将凌统的族人悉数秘密运走。
这一次,不过是轻车熟路。
倒是,一贯健谈的孙绍,这一次并没有回应太史享。
借着微弱的火把,太史享能看到孙绍面靥上的疲惫,这种疲惫像是释然,也像是整个人虚脱了一般。
这一刻,太史享突然能够理解孙绍的心情。
东吴不论现在是何种模样,可当初,这却是孙绍的父亲孙策一手建立起的基业啊
都说,江东是孙家三代努力的结果。
其实不尽然
因为孙坚仅仅是吴郡富春人,至多做到过三县县丞,在长沙、庐江立过威,要说征伐江东,那仅仅是存在于理论上。
与其说征伐江东,不如说是征伐荆州,却被黄祖射杀
故而,江东基业,很大层面上都是孙策打下来的,是孙策与那群淮泗征伐一派的好基友。
至于孙权,他与孙策走向的是截然相反的路,走向的是另一个极端
也就是说,哪怕现在的东吴是“腌臜”、“污秽”之地,可曾经,这里也是孙绍的父亲孙策不惜用命换来的疆土,是他用生命守护的东西
脱离苦海
太史享意识到,这样的辞藻,让孙绍有些伤感吧
太史享察觉到了这些,正想劝慰
哪曾想,孙绍抢先一步开口,他勉力的笑了笑,“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就殒命了,故而我不是一个对父辈基业那般看重的人,可”
说到后半句,孙绍有些咬牙切齿,“我一直的夙愿,就是能居高临下的质问下孙权,问问他,他的兄长当年对他那么看好,可他为什么为什么还要害我爹娘告诉我说我爹死时前告诉他一句话他告诉孙权你若要,我便给你我实在想不通,我爹都这样了孙权孙权他”
说到最后,孙绍的双拳紧握,仿佛是因为隐忍、愤怒、不解,他那指甲深深的插入手掌中掌心竟渗出点点鲜血。
太史享也被孙绍的气氛感染,连忙道“你竟还想质问他哼若是我,若是有机会那孙权在我面前,我只想用我父亲留下的这戟将他整个身子贯穿他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
话题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