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四八八章 东吴?不会就这样…无了吧?

第四八八章 东吴?不会就这样…无了吧?(2 / 6)

听到这儿,诸葛恪仿佛懂了几许,他举一反三的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汉朝一统高祖时期以黄老学说为治国之本,百姓们得以休养生息,期间又历经文景之治,无论是百姓还是贵族都已经做到了吃饱穿暖这也是忠孝理念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对儿子诸葛恪的举一反三,诸葛瑾露出了满满的赞许。

同时他又提出了质疑,“恪儿你说了这么多可你知晓为何汉代自高祖起,就对儒术如此热衷,对忠孝如此推崇么”

诸葛恪虎头虎脑的摇着他的脑袋,很显然,那时年仅七岁的他,纵是天生聪慧,也并不能理解这中间蕴含的大道理。

诸葛瑾很有耐心,细细的向儿子解释,“因为高祖发现,他的臣子与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楚汉相争之时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些臣子有一个共性,那便是对君主并没有太多的忠诚度,所谓忠君的意识,在其脑中也极其淡薄,那时就算有人背叛,惩罚也只是废赵王敖为宣平侯前有罪殊死以下,皆赦之如此这般不痛不痒”

“这也造成了,从大汉开国到汉武帝即位前的六十余年间,竟有多达十七次的诸侯叛乱发生就是为了杜绝这种人人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取天子而代之的事情发生,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就开始深思,开始寻求解决之法,接下来的故事便是书籍中记载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此来彰显汉王朝极度重视忠孝之道,并通过儒学来加以实施,从上而下的推广,甚至将人才的推举称之为举孝廉”

“这其中忠君是一方面,是确保贵族、百姓对天子绝对的忠诚,孝悌又是另外一方面,是给人加以深刻的羁绊,让那些有叛逆之心者因为孝道,因为家人而畏手畏脚说到底这是君主对整个帝国的统治啊”

经过诸葛瑾这么一番事无巨细、详略得当的讲解,诸葛恪连连颔首。

他懂了全都懂了

这便是忠孝的由来,这便是忠孝的发展还有儒家,原来这些学说并不是单一的学说,而是帮助“帝王”统御下属的思想。

也得亏他诸葛恪是出生在博学、强识的琅琊诸葛氏。

诸葛氏一族的家学,足够他们透过现象看到这些事物发展的本质,只是

那时的诸葛恪在明悟了“忠、孝”之后,他立时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忠诚、孝悌的理念深入人心,这很好但却同样会产生一种问题,爹若是有朝一日,有人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局面时那又该如何抉择是选忠还是选孝”

唔这个

诸葛恪的问题让诸葛瑾惊喜与意外,惊喜的是儿子的才思如此敏捷,这何止是举一反三哪,这意外的则是,这个问题就是他诸葛瑾也回答不出。

忠孝自古不分家,可若是忠、孝难以两全时,又要如何抉择呢似乎无论选哪一条,都是错误的呀

事实上

此时此刻的诸葛恪,他正在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抉择,就是他七岁时提出的这个难题。

一边是,心向往之的忠义;

一边是,难以割舍的孝道;

是向左

还是向右

另一边。

诸葛瑾所在的驿馆,尽管回来时在马车内,诸葛瑾已经表达了他不想再与吾粲议论这件事儿。

但在这静谧的夜里,吾粲还是忍不住来寻他

月上眉梢,诸葛瑾屋外的擂门声格外的响彻。

等到诸葛瑾披着衣服从房间内走出来,他的样子有些烦躁,“别敲了,担心把魂儿敲来”

可开门时看到是吾粲,他不由得叹息一声,沉吟道。

“何必呢”

吾粲却像是格外的亢奋,“诸葛子瑜你说,伱说你说你这儿子,到底会不会帮我们”

“若是帮我们,那便是背叛荆州那是不忠”

诸葛瑾像是下意识的回到这么一句。

吾粲却毫不在意的一挥手,“若是他不救你那就是不孝诸葛氏一门,当不会教出如此不孝的后辈吧”

最新小说: 修源录 哈利波特之Hello黑魔王 太古神墟 反派缺大德,飞龙骑脸,怎么输?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神父马维 炮灰男配走上人生巅峰 我在中世纪当骑士 我本边军一小卒 转生女妖,与重生千金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