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堂响彻而起的是整齐的应喝声“喏,喏”
千言万语,都汇聚在了这满是期翼的“喏”声里,仿佛不止是大航海时代即将开启,仿佛交州也即将开启全新的篇章。
蜀中,成都。
刘禅遇刺,假死欺骗众人赴白帝城这件事儿,引发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且颇为持久
早上的朝会散去,一些官员在纷纷议论着什么。
“古有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今有主公荒诞之子刘阿斗为一己玩闹,调度百官赴白帝呵呵,好一个荒诞之子啊”
“这不禁让我想到,灵帝朝时那位皇长子刘辩,我记得灵帝是怎么评价的辩少无威仪,不配为人主”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呀刘禅公子再荒诞,却也是主公唯一的亲生之子”
“亲生之子呵呵亲生之子又如何你怎么不说,主公在前面还有继子履立功勋的刘封刘公子,后面吴氏也有孕在身,保不齐又诞下一位公子呢”
“嘘,别说了,咱们主公就是再仁德,也不是任你妄加议论的理由莫要嫌命太长啊”
“哎呀这孩子怎么就长歪了呢看来哪怕是送去江陵城关家逆子那儿,逆子能教出来的依旧是逆子啊,最大的区别在于关家逆子是有真才实学的,可这蜀中逆子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
“好了,不说那个了,倒是听闻这次刘禅公子闯出如此大的祸事,可主公却一反常态,没有分毫的责罚这又作何解释呢”
一干议论的官员均是东州一派,是当年追随刘焉从关中进入巴蜀的。
如今这么多年,更换了三个主子,特别是在刘备麾下总算是一个个的站稳了脚跟。
可现在能站稳脚跟,不代表将来依旧能站稳脚跟,也正是基于此,他们对“刘禅”格外的关注
其实关注的不是刘禅,而是世子之位
不论怎么算,如今的刘备也不算年轻了
正直议论到刘备对刘禅未做惩罚
巧了,李严从一干东州派官员中走过,这下这些官员连忙拦住,“李尚书这事儿你怎么看哪”
有好奇的连忙把问题抛给了李严。
李严微微一怔,“什么事儿”
“就是刘禅公子闯下大祸,一己玩闹,调度百官赴白帝可主公却是一反常态,未有分毫的惩罚这事儿这这与往昔主公对子嗣的严厉有些不同啊”
是啊
以往刘禅就是一首诗没有背下来,那手也要被刘备用戒尺打的红扑扑的。
刘备对刘禅的责罚,对刘禅的严格,那是人尽皆知
也正是如此,这次的一反常态,让众官员有些吗,迷茫
“噢”李严顿了一下,“原来是这件事儿啊”
“李尚书指点指点呗”不少官员围到了李严身旁。
这事儿关乎刘禅,那就是关乎世子;
关乎世子,那就关乎站队,关乎这群官员以后的好日子
故而,每个人的表情都很严肃。
此情此前,李严瞅着若是他不说点儿什么,怕不容易抽身,他只能一边捋着胡须,一边淡淡的开口,“其实也简单主公为何不惩罚公子,无外乎两点,第一点公子做的事儿,主公不觉得是错的,第二点嘛,一个儿子荒诞至此料想已经无药可救,自然也就不用再惩罚”
躺平
李严提及的第二点是躺平,管不了了,索性放弃了,不管了彻底躺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