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此间的气氛一下子严肃了不少,诸葛亮适时的转移话题,“来,兄长来此,愚弟正想请教下那江东的局势,对于那关云旗而言,怕是孙权也是个棘手的难题,不好处置吧”
话锋一转
诸葛瑾明白诸葛亮的意思,再不提过继之事,就仿佛这件事儿从一开始起就从未发生过一般。
倒是处置孙权,呼诸葛瑾深深的呼出口气,然后说,“孔明多半还不知道,云旗为了这处置孙仲谋一事,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先排出的便是五场大戏”
唔
俨然,诸葛瑾的话激起了诸葛亮无限的兴趣。
诸葛亮眉宇展开,“兄长,不妨说说看我对这五场大戏有兴趣,我对那关云旗的行动更有兴趣。”
于是,诸葛瑾把关麟排的那几出“孙权屠戮忠良”,且整个江东到处去施演的大戏娓娓讲述出来。
其实
原本,诸葛亮也很好奇,刘备授意关羽,让他自行决断孙权的处置,自然关羽势必会再授意给关麟,让他自行决断,那么关麟要如何处置孙权呢
凭着诸葛亮的认知。
孙权不是不能死,而是他若被关麟于大庭广众之下杀了,那势必会引起江东民心的震动。
这些年孙权就是再罪大恶极,可他不曾辜负于百姓,在他治下百姓富庶而安康,江东得以迅速的发展,仅凭这两点,他在百姓的心目中就会有极重的份量。
只是
当诸葛瑾把关麟的“手段”一一讲述出来,诸葛亮沉吟了良久后,他走向窗子,朝东望去
一边眺望那阻隔住他目光的群山,一边感慨。
“如此这般,看来那孙仲谋必死无疑了”
“一山不容二虎,云旗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且这手段无比高明,只是却有些阴狠哪这般手段,他让我想到一人”
“谁”
“凤雏庞统”吟出这个名字,诸葛亮又是一阵思绪涌来。
关麟的行事风格,关麟对孙权的阴狠厉辣,让他回忆起了这位同学、挚友、同僚的行事作风。
让他回忆起庞统对他说过的话。
孔明,当今世道,你辅佐主公以仁义立身,这本无可厚非,可礼仪崩坏,大汉分崩离析,这种时候仁义是站不住脚的,依我之见,如此世道当先行霸道、王道后施仁道
哪怕这霸道与王道会短暂的与仁道背道而驰也当先行摒弃仁义比如取益州,若依着主公处处念及宗室之情,那不需五年,蜀中势必会步荆州刘景升之后尘,被曹操所夺到时候主公的仁义只会沦为成王败寇后敌人的耻笑
哪怕是庞统的这番话距今已经数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