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程煜有意加快进程,道:“是不是前边的大汉只做动作不出声,后边的小子帮他说话,可经常说些胡话,让大汉出丑,于是大汉转身要打小子,小子再转圜解释?”
“哟,程头儿,您看过这种表演啊?要不说还得是程头儿见多识广,这种表演我是头一回见。其实也都看得出来,他们根本就是练了很多遍排好的,那些所谓的纰漏都是设计出来的,但效果倒是不错,院子里打茶围的人都笑的很开心,倒是很快就把气氛搞得很热闹。”
程煜点点头,说:“你有尝试跟他们接触一下么?”
赵一似乎有些懊恼,说:“看完他们的表演之后,后头就是姑娘们弹曲跳舞,我想的是我那个时候冒冒失失的去跟人家韶,有点儿唐突,就想说等茶围差不多结束了,进了酉初的时候,假意要走,临走前觉得开头那两个人有点儿意思,想跟他们韶几句,这样比较合理。可是没想到,等酉初我找龟奴问起,才知道那两个人竟然演完就颠的了。”
对于双簧表演,程煜倒是没什么兴趣,几百年后这种曲艺形式也不过就是那点东西,现在即便有,大概也粗糙的很,只不过明朝的人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对于这种比较新鲜的玩意儿可能就会比较容易感兴趣吧。
而对那两个人,其中的大块头程煜也没兴趣,反倒是赵一所说的小个子,程煜怀疑那会不会有可能就是当代的发丘中郎将。
如果没有戏班,这俩人只是以双簧这种表演模式在江湖上作掩护,伺机寻找大墓,倒是也颇有些可能。而且,这跟孙守义所说的戏班其实如出一辙,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模式而已。
是以听到赵一说,没能接触到那两个人,自然也就打探不出任何的信息,程煜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但是这种表演大概率不会只演一场,毕竟每天去翠玉的勾栏院的人也不尽相同,既然知道他们会在翠玉的院子里演出,那么明儿程煜倒是可以亲自去一趟。
翠玉他也很熟了,不,应该说是跟虚拟空间这个程煜很熟,虽不曾做过入幕之宾,但也是把玩过翠玉的小手的。虽说大白天的跑去听曲,跟程大少以往都是晚上去打茶围有些不符,但程大少去了,难不成翠玉还会把他赶出来不成?
“确定那俩人是外乡人?”程煜问。
“必须是,他俩都是河南一代的口音,官话说的很是不好,我老家是归德州的,他们那口音,一听就是归德州南边不远的地方的。不过是哪儿我倒是说不好。”
程煜一愣,归德州?南边不远?
如果记得不错,归德州就是后来的商丘?
程煜立刻在脑中调起了中国地图,商丘是河南的一个市,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超长。在纬度上大致跟江苏的徐州以及郑州在一条线上。而商丘的南边……
“你说的归德州南边,是亳州么?”程煜问。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