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晚,章柳睡了半年来最踏实最酣甜的一觉。
回程的路跟来时就大不相同了,走的是官道。虽然还不是后来的驰道,但怎么也比山地、沼泽来得平坦。
而且,沿途大都在郡县的驿馆歇息,不用风餐露宿,对大冬天赶路的人来说,友好多了。
途中,章柳也听到消息,秦国出兵,攻下了赵国的晋阳,设置了太原郡。
领兵的,是蒙骜蒙大将军,随行副将,是他的孙子,蒙恬。
看来,这次回去,就不能再叫人家郎将了
距离冬至还有三天,他们一行终于风尘仆仆从东城门进了咸阳城。
这一趟他们收集了很多一手素材,客栈多有不便,保险起见,商量后决定存放在章柳家里。
车马转过街角,远远地,章柳就看到自家门口隐约有人影。
渐行渐近,果然,是家里那三口。
还有百十来米,就看到丁叔一路小跑迎上前来。
嗯,除了面色晒黑了些,脸蛋被风吹得皴了些,其他的看起来跟离家的时候没多大差,精神头儿还是很足
蔡婶扯着袖子抹了把眼睛,赶忙把人往院里迎,阿婉红着两只眼睛亦步亦趋跟在章柳身后,几次差点踩到她的鞋跟。
“一早得到消息,就在大屋里多燃了两个火盆,姑娘觉着可够暖不够的话我再去端两盆过来”老丁站在门口,笑呵呵搓着手。
谁送来的消息,不言而喻。
大屋的房门挂着厚实的皮帘子,密不透风,同时放了四个火盆,章柳一走进来,顿时被满屋的暖气包裹,舒服得差点当场泪奔
不过,脑海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去看窗户。
还好,窗棂打开了一条细缝通风。
“不用了,丁叔,够暖了。”章柳招呼郑和落座,亟不可待问蔡婶和阿婉“家里有吃的吗,饿了”
蔡婶笑着连连点头“有有有一早就备上了,菘菜肉馅大包子,粟米粥,稻米粥,还有炙肉,管够”
章柳一听,就知道这是给郑国他们也带了份。
郑国没跟她见外,带着大家饱餐一顿后,浑身热乎乎告辞,约好了等章柳的消息,准备进宫面见秦王。
至于岩喜,她挽留不住,吃过饭后就放她回去复命了。
章柳自己也不敢怠慢,吃过饭后,快速沐浴更衣,由丁叔赶着马车,送她去章台宫。
半个月前,蒙恬率军从太原郡回城,再度跟岩喜恢复联系,得知他们今日回城,便提前禀告了王上。
嬴政体恤她在外辛苦,故按捺着激动,打算明日再派人去通传,没想到她竟然主动来求见了
于是,在章台宫大门口,章柳就看到了个熟面孔赵高。
赵高袖手站在车辕旁,看到章柳走过来,拱手一揖,“章农长,久违。王上体恤,命某驱车在此等候。”
章柳一听,真真受宠若惊,不敢消受,忙向大殿方向深深长揖一礼,“深谢王上厚爱,微臣愧不敢担”
赵高见她还算识趣,被指派来给她驾车的委屈稍稍平复,劝道“章农长不必惶恐,虽说乘车入章台宫的特例不多,但总不能拂了王上的恩宠。且这回在下选的是寻常车驾,绝无违制之嫌,农长尽管放宽心。”
章柳听出来了,这是不给自己拒绝的余地。
既然这样,她也没必要诚惶诚恐,辜负了嬴政的好意。
不得不说,在章台宫里坐马车,尤其是大冬天的,还挺爽
大殿外,章柳没用内侍弯腰充当马凳,自己跳下车辕,客气地冲赵高拱了拱手,大步流星朝殿门口走去。
廊檐下,蒙恬看着她六亲不认的步伐,不自觉扬起了嘴角。
“好久不见啊,蒙郎将”看到廊柱旁熟悉的身影,章柳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拱手“哦,不对我好像该换个称呼了吧”
蒙恬满不在乎,“随你如何称呼。赶紧进去吧,王上在等你。”
章柳想到他以后坐火箭一样的官途,想了想,为了避免麻烦,提议道“这样吧,以后私下里,我们就互称名字,如何”
互称名字同辈好友那样
蒙恬心下微动,面上却不显,点了点头“可。”
章柳点点头,跟着他往殿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