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你看,院长你自己也知道情况喽。”
“”
“所以我说,思想阵地要抓一抓,你对自己的学生都没把握,怎么有把握搞好学院的国际化呢吹牛逼,首先要自信,吹到自己都信了,才算是差不多。”
“”
其实外院的就业非常轻松,学生家庭普遍都还行,而且两江工业大学的招牌,对这些外国语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个路径,就是学术和工业上的对外交流渠道。
只是现在眼界都在变,出国深造算是主流,倘若不进体制也不出国,首选便是外资,国企的涉外单位都不是首选。
张浩南的出现,不是说了多么牛逼的岗位,去“沙城食品”“紫金科技”上班的外院毕业生,一共就五个,五个全是女的,且全都是国际业务翻译秘书。
讲白了,这五个学姐都是打着歪脑筋,谋求的从来不是张浩南的高薪岗位,而是张浩南本人。
此事没办法直说,但程卫星心知肚明,张浩南之前也没抱怨过,现在放两句黑屁,程卫星自然也不好反驳。
不过国际交流的赞助,程卫星要还是肯定要的,但不是现在跟张浩南谈,场合不对。
其余高校的科研人员都有委托的研发任务,张浩南已经准备了四千万在“地面力学”上砸一个院士出来,然后根据各校之间的合作,视贡献程度再砸两三个“候补院士”。
当然“候补院士”不是院士,就跟“如夫人”不是夫人一样。
但到了这个层面,科研人员除了个人的努力奋斗,还要看抓不抓得住机会。
“学阀”这玩意儿不是孤立存在的,也有同盟,也有派系,但是像张浩南这样有意砸钱的,其实很少。
主要是身份上不方便,有这个资金量的人物,九成九不在学术圈,也不在高校圈。
这些人如果要砸钱,宁肯是自己弄个大学出来,自己的江湖地位,远比抬举别人的江湖地位更有意义。
但张浩南是特殊的,极其特殊,他是学生,而且还是两江省的学生代表,他在高校圈的活动,自由度高得吓人。
校长和校长之间串门都没有他那么容易,而同时,他非常有钱,极其有钱,并且他的钱相当干净,整个高校圈都知道。
有想法的科学带头人,拿别人的钱会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但张浩南的钱,大问题肯定没有,最多就是一连串的恶心人小问题。
同时就是知根知底,安独秀这个院士本身就是两江工业大学的校长,很多事情有这个桥梁在,挺好沟通的,摆平也容易。
所以建康高校圈,凡是农业相关类、工业相关类的专家,但凡卡在一个要紧门槛前的,都会尝试找张浩南化缘。
也有想要更进一步的,比如说钱先锋、王洪宝这样的,谁不想临死之前混个院士当当
过几年再想砸钱,那都是两亿起步,现在四千万就能解决很多科研难关,性价比可以说是最高的时候。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个门槛,这个门槛在这时候的含金量,就是四千万左右。
当然,上不封顶,有些科研难关,四个亿四十个亿在此时也是一筹莫展。
今天来的各校科研人员,倒不是奔着院士来的,而是在淮西省招商引资团的会议结束之后,他们就要根据会议内容出个差。
“沙城食品”“大桥食品”还有建康、姑苏市政府,有个调研考察的委托,让这些专家实地看看茶叶种植的情况,还有就是配套工厂的建设环境评估。
在张浩南跟科研人员寒暄的时候,涂中市市长同样在跟这次涂中市招商团团长毛行健说个不停。
“确定是十万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