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来带着包括左右护法在内的十名伙计,跟着执行公务的江西道监察御史王象蒙走出了王家大门。
“只派了你一个人来传唤我”林大官人左顾右看,诧异的问道“竟然不多带些人”
王象蒙翻了翻白眼,答道“我一个人来,和带着几十个禁卒来,有区别吗”
林泰来点了点头“那倒也是。”
王象蒙感觉自己似乎被鄙视了,但还是提醒道“说不定有些人就希望你拒绝都察院传唤,并且逃走。”
走在路上,林大官人又漫不经心的问道“那位觊觎十五小娘子的高御史在都察院吗他的公房在哪个方位”
王象蒙很敏感的问“你想做什么”
林大官人和善的说“不要误会啊我只是想着,是不是顺道拜访一下他。”
王象蒙赶紧回答说“他出外差了,去通州巡视太仓了,伱见不到他”
监察御史在大明体制里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规模也不小,满员额的话十三道一百一十人。
但监察御史并不是像后世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似乎只需要坐在都察院喝喝茶水顺便写奏疏骂骂人,不用干什么具体实事。
监察御史一样有很多事务差遣的,比如派到各省去当巡按御史,派到盐区当巡盐御史,还有什么清军、巡仓等等很多事务。
这些承担了差遣的监察御史,当然不会坐在都察院喝茶。
另外就是奉旨具体查办某事,比如前些日子宫中传旨出来,让都察院勘查林泰来是否不法及巡视武试。
然后都察院经过深思熟虑,就将这个差事交给了资深掌道御史方万山办理。
今天签发了驾帖,传唤林泰来到都察院问话,法理性就来自上述那道旨意。
无论这个过程存在多少人为因素和猫腻,但在法理上是完全没毛病的。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这三法司和其他衙署不在一个片区,位于京城的最西边,但距离西城官员社区也就是不到二里地。
所以从王家出来后,向西没多久,就望见了都察院的大门。
林大官人远远看了一眼,就随口评价道“真是破衙署,烂大门我也进过不少衙门,没见过比这还破烂的了。”
在朝廷里,除了词臣之外,科道算是逼格最高的官职之一了。
对于刚进入官场的人,最好选择是进入翰林院,其次就是当御史了。
熟悉明史的都知道,在晚明时候,言官御史有多么烦人。
但凡是当御史的官员,都有点自矜身份的心态。所以听到林泰来的话,王象蒙冷哼一声说
“你懂什么我们都察院向来以廉洁自许,故而又以不靡费钱粮修建衙署为荣。”
林泰来轻笑道“朽木为门,也不知道能不能经得起我全力一脚。”
王象蒙斥道“别在这里阴阳怪气一语双关,今天能安全出来再说大话吧
你以为都察院这样的台垣重地,是你经历过的那些府县衙门吗”
林大官人嘀咕道“你们官场中人真会脑补,谁说我这句是一语双关了”
但到了大门的时候,跟随林大官人一起过来的十名伙计,全被阻拦住了。
任你是多大的官员,如果是到都察院受审,也不可能让你带随从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