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首诗明面上差不多,写的大都是江边景致,但仔细体会细微之处,内涵各有不同,简直不像是一个人写的,偏偏全部出自林泰来。
直到现在,林大官人才念头通达。凭本事参加的文会,不让自己作诗怎么行
张佳深深的叹口气,从今天开始,只怕文坛要乱成一锅粥了。
如果把王世贞比喻成周天子,之前就是西周,之后就是东周。
王稚登代表的吴中派,汪道昆代表的新安派,都抛弃了对复古派的臣服,以后肯定还有更多连锁反应。
每个人都想在新形势下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但张佳看不出,林泰来又该是什么定位
王老登一直站在门口没有回座位,看到林泰来终于装完了,提醒道“曲终人散,可以放我走了吧”
堵在门口的军士仍然没有散开,林大官人反问道
“这些乱兵裹挟的是少司马弇州公,虽然你们和弇州公所见不同,但毕竟都是文坛重量级人物,你们忍心就这样抛下弇州公而去”
众人“”
什么意思难道你林泰来想要他们和王世贞一起,都被乱兵“裹挟”
你林泰来不要太过分
“不不,不要误会”林大官人急切的为王老盟主恳求说“我的意思是,你们为何不对弇州公伸出援手现在的弇州公迫切需要你们的帮助啊”
王老盟主抬起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
林大官人又掏出一个本子说“乱兵的根源在于盐务衙门,我这里有个解救王老盟主的办法,但需要诸公齐心协力在上面签个名,乱兵自然就消解了。”
很多人突然已经反应过来,是不是自从王老盟主被乱兵裹挟,陷入虚弱时开始,林泰来就在等着这一天
前两次收二十两入场费,无形中就在暗示大家,王老盟主是可以见到的。
他们当中的文坛老友,肯定要来看望王老盟主的;他们当中的反骨之人,肯定也要趁机过来落井下石的
王老盟主就像是一个鱼饵,引诱着所有人上钩无论是什么心态,都必定会踏入这个圈套
想来也真可笑,王老登在山下拼命串联,才得以在平山堂召开了文会,结果都是给林泰来做嫁衣
原来林泰来今天故意放任开文会,不仅仅是为了在文坛装个逼啊,而是还想把人都套进来。
在众人遐想时,林大官人指着门外说“如果你们不想帮助弇州公,忍心将弇州公独自抛弃在这里,我也不拦着,你们自行离去吧”
众文坛大佬看了看门外,你林泰来说这话时,是不是先把堵在门外的军士撤了更有诚意
一手道德绑架,一手武力围困,谁能顶得住
万历十五年春季这次平山堂文会,在外界眼里充满了神秘色彩。
传言中的具体细节众说纷纭,甚至还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但是都注意到,这次文会像是一个分水岭,在这次文会之后,文坛的格局就彻底变了。
复古派虽然还在,但是霸权已经轰然崩塌,盟友纷纷反水,附庸也纷纷独立。
就在林大官人在平山堂引领文坛方向的时候,巡盐察院后堂中,蔡御史手里捧着一份书信。
虽然他面无表情,但是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显示出不平静的内心。
钱师爷匆匆从外面进来,禀报道“今日与陆君弼接触,情况仍然不乐观,他们不给任何准话。”
自从兵变发生后,为了息事宁人,蔡御史就决心“出卖”盐运司换取平安。之后与林泰来方面的接触情况,就是蔡御史最关心的事情。
但是今天却有点反常,蔡御史没有对钱师爷的禀报做出任何回应。
钱师爷有点着急,又提醒说“盐运司费运使也在与林泰来方面接触,极有可能要反了
如果盐运司勾结上林泰来,对我们巡盐察院是非常不利的”
蔡御史忽然“哈哈”大笑了几声,积压了数日的焦虑全部一扫而空,对钱师爷说“林泰来不足为虑了”
钱师爷愣了愣,连忙问道“东主何出此言”
蔡御史也想与亲信分享喜悦,“我刚才收到了来信,说申首辅已经上疏请辞,闭门谢客多日了”
对朝堂政治有一定了解的钱师爷也大喜。又问道“这是为何”
蔡时鼎答道“申府在苏州城桃花坞修园子,但申家家奴做事太霸道,误伤了人命。
苏州知府刚正不阿,逮捕了申家家奴,并追罪申家其他人。
正在这时候,江南李巡抚突然指控苏州知府贪污了五千两银子。
朝臣哗然,皆以为是李巡抚受到了指示,故意陷害苏州知府。
而申首辅为了自证清白,或者是假装接受朝廷调查,不得不闭门谢客。”
钱师爷终于理解,为什么东主突然如此放松了。
林泰来最大的依仗就是有首辅撑腰,只要能占住理,朝廷基本都会倾向于林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