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话事人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两千里外的信号

第三百六十七章 两千里外的信号(1 / 4)

atbaatba把大臣们都干懵了的这三封奏疏,几乎同日送到,也不完全是巧合。

十几名文坛领袖联名检举巡盐御史那封奏疏,是当日蜀冈平山堂文会结束后,众人要求林泰来放了王世贞时,林泰来提出来的条件。

其后林泰来并没有着急在第一时间把奏疏发出去,而是等苏州事态明朗后才发给朝廷。

李世达那封甩锅给石知府的奏疏,是正常发的。

至于郭推官的奏疏则用了六百里加急,所以追上了前两封奏疏,同日送到京师。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财赋重地出了这样的乱子,理论上应该立刻专门派遣大臣,去苏州镇场子,宣示朝廷的威严。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两者之间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偏差。

比如说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具体到个人,谁去负责

又比如,现在已经不是王朝初年集权最盛的洪武、永乐朝,而是人心松散的万历朝中期。

有个中书舍人从内廷跑到东朝房,喊话说“内阁已经收到苏州发来的加急奏疏,必须要尽快处置

又知晓外朝部院诸公今日在此议事,故而现在先请部院诸公廷议,然后将结果上报内阁”

正常情况下,政务运转流程没这么随意。

但如今天子摆烂,首辅也摆烂,其他两个大学士没有决断权威,便也只能简化程序,对付着过日子了。

本来众大臣今天聚集在东朝房,是为了商议今年的“京察”,却没想到跑了题。

正常情况下,外朝议事都是由吏部尚书主持,吏部尚书不在时,则由户部尚书主持。

今天还没有发过言的吏部老天官杨巍看了眼户部尚书王之垣,提议道“苏州与户部关联最紧密,还是由王司徒主持吧。”

苏州对朝廷而言,最大的意义就是“钱粮”,这是属于户部的工作。

所以杨天官才会说,这次应该让王司徒来主持。

王司徒不好再推回去,只能站出来说“关于这次苏州事变,诸君还有什么话说”

礼部尚书沈鲤严厉的开口道“太平之时,生此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故

所以苏州城必定有问题,朝廷必须彻查必须揪出祸患根源”

沈尚书平日里都是学者风度,在朝廷极少出面争辩什么,今天这样疾言厉色的开口,算是很罕见了。

众人见状,感觉沈尚书可能是真急眼了。

不过也可以理解,就在刚才那一小会儿,清流就损失了一个最肥差巡盐御史、一个天下第一知府、一个正二品部院大臣,还有个疑似卧底的江南巡抚。

这个损失程度,用惨重都不足以来形容了。

众人心里保守估计,清流势力在天下最富裕江左地区的布局,直接没了三分之二,只剩南京那几个养望的人苟延残喘了。

主持议事的王司徒心里没什么谱,主要是远隔两三千里,他也不清楚苏州城那边到底什么情况,也无法判断林泰来在其中到底充当了什么角色。

但王司徒凭借官僚本能也知道,不能被沈尚书牵着鼻子走,便慢悠悠的说

“事变肇起于李世达、李涞、石崑玉三人,先说如何对待这三人”

沈尚书立刻喧宾夺主的回应说“李世达履职无方,断事不明,酿成大祸剥夺所有封诰,削籍为民,发边军效力

李涞石崑玉胆敢自尽,抵制朝廷调查,亦剥夺封诰

刑部、都察院以为如何”

最新小说: 儒道狂书生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