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江南漕粮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所以与漕粮有关的事务就是江南巡抚最重要的事务。
即便知道其中有问题,周巡抚也只能暂时上岸,受理了告状,把官面功夫做到位。
稍微有点官场知识的都知道,对待来告状的漕军不能像对待百姓一样,随意清场驱赶。
先把状子收了,至于以后怎么糊弄事以后的事情。
巡抚船队继续前行,没到十里,忽然又出现了事来艘漕船,拦在了去路上。
还是有个小武官站在船头大吼“我等乃苏州漕军,这次负责往淮安仓运粮
漕粮入仓时,克扣损耗极多,我等苦不堪言请军门为我等江南漕军作主啊”
周巡抚现在不想知道这帮漕军为什么告状,他只想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批次漕军告状
他现在算是真正理解,林九元势力贯通江南运河是什么意思了。
早知道就该听孙继皋的话,从无锡绕道宜兴,走小路回南京
李师爷劝道“前途不好走,先入驻丹阳吧。”
周巡抚无奈的同意了,“先在丹阳休整。”
有艘漕船一直更在巡抚船队后面,刚才告状的武官探头探脑的看着。
押后的巡抚亲兵中军官隔着水面,对这漕船大喝道“状子已经收了,伱们还跟着作甚”
小武官答道“如果老哥能劝周军门停留在此,我愿给老哥送一百两银子”
中军官无语,这漕军武官有大病吧
小武官心里有本账,如果巡抚不再前行,那就等于是被他拦下来的,能独得林大官人五百两奖励
如果巡抚还要往前走,他也就能分个几十两。
周巡抚在丹阳,感觉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继续往前走,大概会遇到一层又一层的告状。等到了京口船闸,说不定又有什么幺蛾子。
可是如果掉头往回走,到无锡换道宜兴,又实在太没面子了。
与李师爷商议,李师爷说“目前这些人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迟滞东翁的前行速度。
至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肯定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林九元追上来。
所以现在可以推断,林九元必定已经在后面紧紧追赶了。
故而在下提议,立刻放弃舟楫,快马加鞭从陆路去南京,不然肯定会被追上”
快马加鞭周巡抚愣了愣,就自己这年纪这体力,还能吃得消快马加鞭
最后还是安逸心里占了上风,周巡抚赌气说
“不走了我就在这里等着就算林泰来到了,还能强迫将我绑回苏州”
这里是丹阳,不是苏州他林泰来若有本事,在丹阳也发动一场兵变或者民变
李师爷无话可说,感觉东翁这是急眼了。
如果被逼迫过甚,只怕连辞官念头都要产生了。近似于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及到次日,心态上已经豁出去的周巡抚美美休息了一夜后,只觉神清气爽。
刚走出内院,就见一位高大雄壮的巨汉坐在前面穿堂,精神萎靡不振,不停的打着哈欠。
这人不是林泰来又能是谁看这状态,像是连夜追过来的。
周巡抚主动问道“林学士为何突然出现在这里”
林泰来又打了个哈欠,然后才答道“特来请抚台回苏州,主持大局。”
周巡抚强自镇静的答道“本院正要去南京。”
林泰来语气和蔼的说“抚台真不回苏州其实还是回去比较好。”
见林泰来的态度比较“软弱”,周巡抚更强硬了,反问道“难道本院的行程,要由林学士安排”
林泰来解释说“那倒不是抚台不要误会
我只是听到了很多小道消息,认为抚台回苏州是最佳选择,不然后患无穷。”
直觉这话是忽悠,周巡抚并不相信,也不想被牵着鼻子走。
所以他没有问起小道消息的内容,只强调说
“无论有什么小道消息,也不可能让本院改变行程,林学士请回吧”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