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前辈朱国祚和唐文献面面相觑,这帮万历十七年的新人以为他们是坐在文渊阁里谈论人事工作吗?
林泰来抬头看了看外面日头,又道:「又该去吏、礼二部看看了,每日顶风冒雨奔波于宦途,朝臣里就没有比我更辛苦的人了。
每每想到烈日当空的夏季酷暑即将到来,这心里就提前感到了难受啊。」
众人:「.」
你林泰来至于么!翰林院和吏部之间,就隔着兵部和宗人府而已;吏部和礼部之间,就隔着户部而已!
唯有周应秋贴心的建议说:「这种奔波辛劳,也不是没法子解决。」
林泰来很好奇的问道:「有何良策,速速道来。」
周应秋却开始讲了一个旧
事:「昔年世宗皇帝西苑仁寿宫潜修时,文武大臣十数人入直西苑无逸殿,辅赞玄修。
有吏部天官李默也在其列,吏部大印亦被李默随身携带。
但李默入直西苑,常常十天半月也难得回吏部,后来实在没办法,吏部只能将公务送到西苑。」
然后又道:「有此旧例,九元兄是否可以端坐翰林院状元厅,让别部把公务送到这里来处置?」
林泰来瞬间心动,但又摇头道:「这可使不得!我林泰来何德何能,可以开府视事?」
周应秋诚恳的对林泰来说:「天热了,保重身体为重!」
林泰来:「.」
幸亏即将到来的是夏天,而不是三九隆冬。
不过林泰来还是为难的说:「礼部主客司还好,但吏部考功司里都不是自己人,如果我不去亲自坐镇,就无法放心。」
周应秋坚决的说:「不换想法就换人!」
「正合我意。」林泰来回应道,「那就先换人再说吧。」
董其昌听不下去了,忍不住对林泰来提醒说:「别这么自大,状元厅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礼部也就罢了,那吏部考功司里的事务,只怕不便于让外人知晓吧?」
嗯?林泰来环顾四周,差点忘了,状元厅除了自己还有两个前科状元。
朱国祚和唐文献:「.」
真是夭寿了!在翰林院这种清贵养望、比起普通官场就像是世外桃源的地方,还能遭遇到凶险的政治风暴。
林泰来收回了目光,「这个不是当务之急,先不管了。」
随着朝廷秩序逐渐恢复正常,申首辅也回到了阔别数日的文渊阁。
他很喜欢当前这种平静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首辅就可以当得很舒服。
很可惜在万历朝,平静时间越来越少,不知道这次平静又能维持多久。
文渊阁中堂,内阁召开了近两个月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今天也没什么大事,就相当于茶话会,只是从申大、许二、王三、王四,变成了申大、王二、王三、赵四。
赵四掏出了一个信封,对其他三位阁老说:「林泰来有密揭关白内阁。」
内阁权势扩张后,中外大臣在有大事时,往往先私下里先告知内阁,沟通好后再正式走程序上奏。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这种议事的密揭一般都是发给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