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还是白老师的外壳,但胸膛打开,五脏六腑的位置安装了一台小号的意识主机。
改装的白老师被放在一把椅子上,四肢用胶带捆住,画风像被绑架了,就差一块堵嘴布。
几个同学正围在白老师身边忙碌,有手动安装的,有在一旁盯着电脑调试的,离得老远都能闻到一股咖啡味儿,显然这帮人昨夜通宵伺候这台白老师。
“这么快就开始做机器人的意识主机了?”袁天罡过去问,“大概多久能做好?”
“快了快了,再有几分钟!”趴电脑的神童挠头,“我们除了加装意识主机,还额外做了个听觉入脑模块,调试好就能启动。”
“听觉入脑模块?”袁天罡好奇。
“就是能直接连进意识主机里的听觉模块,把听觉感受器的电信号转变成脑细胞管能直接理解的生物信息,我们想看看会产生什么变化。”
“也就是说……让白老师像人类一样真正听见声音?”袁天罡说。
“对!”
“越来越像人了啊……”袁天罡感叹。
原先版本的白老师无法直接听声音,而是用专门的听觉感受器分析声音情况,再把情况信息传入头部的决策中枢,整个过程会丢失大量信息。
类似于聋子看电影,只能靠字幕,白老师能看到的声音信息比电影字幕稍稍高级一些,会有许多附加信息。
比如面前有人说话,除了说话原文外,还有每个字的音量语调,继而分析说话者的情绪和言外之意。
比如听到爆炸声,除了“轰!”的字幕之外,还会有巨响方向、巨响估测距离、爆炸物类型等等附加信息,帮助白老师判断是下雨打雷,或者倒霉同学手滑把实验室给炸了。
现在这些神童做的尝试,除了让白老师换用意识主机思考之外,也让白老师直接能听到声音,而不是接收环境声音分析的二手信息。
只是小小的改动,但技术难度不低,同时会让白老师更加像人类,尽管还要经过半导体元器件的信号转化,但它的感官真正开始直达脑细胞了,汇集为意识的一部分!
袁天罡扭头,趁改装尚未完成,先去看墙上的一张巨大的曲线图。
曲线图横坐标是日期,纵坐标是性能估算,包括智商和可靠性,专为意识主机设计的综合性能指标。
多种颜色曲线在图上起伏,每种颜色曲线代表一种流派的意识主机。
前半部分,各颜色曲线一直在低位振荡,一个个的小波浪,总体上升势头很轻微。
接着陡然拔高,进入自我进化阶段了,各曲线的上升幅度猛烈起来,一度非常接近直线上升,升速快到大家一度有些害怕。
但最近几天,上升幅度放缓了。
昨晚的数据尤其明显,几乎变成水平,像一条抛物线即将升到最高点。
“快结束了。”杨玉出现,站在旁边望向曲线数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