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杨文通跟前“杨将军,走吧。”
杨文通道“刘将军请。”
戚继光请朱翊钧到后面厅堂饮茶,二人来到花园,发现这总兵府虽然地处边镇,院子布置得颇有几分雅致,此时正值暮春,百花盛放,争奇斗艳。
戚继光虽是猛将,但诗词文章俱佳,在江南多年,对园林布景也颇有研究。
二人走在石桥上,朱翊钧把路上路遇王夫人,拆穿蒙古奸细,将其制服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戚继光叹一口气“今日一早,我发现内人和她的贴身侍女不见了,房里只留下一封信,她说她要回登州娘家,往后不再回来。”
“啊”朱翊钧问,“为什么”
戚继光又叹一口气“此事说来话长。”
“那就长话短说。”
朱翊钧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王夫人领兵镇守新河城的故事。她是南溪将军之女,威猛,晓畅军机。刚才路上一见,对方只一眼就识破蒙古奸细,胆识过人,实在令人佩服。
说起来,王夫人与戚继光夫妻多年,也算情投意合。一起过了半辈子,怎么说走就走,还不回来了。
戚继光继续叹气“此事说起来,都要怪谭子理。”
“嗯”朱翊钧听懵了,“怪谁,谭纶”
戚继光老婆跑了,这事儿竟然要怪在谭纶头上
“没错,就怪他”
这瓜吃得有点劲
爆,朱翊钧做好面部表情,尽量不显得自己不那么八卦“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谭子理,不能够啊,身为朝廷命官,又是你的上司兼好兄弟”
“不不”戚继光赶紧阻止了他脑子里狗血劲爆的胡思乱想,“不是陛下想的那样。”
朱翊钧反倒问他“我想的怎样”
“”
戚继光还是长话短说,源源本本的向他讲述了夫妻二人的矛盾。
在登州,戚家和王家同为军户,世袭指挥佥事,世代交好,戚继光和王夫人也算得上青梅竹马。
王家没有嫌弃戚继光父母双亡,戚家穷困,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最开始那些年,夫妻俩感情非常好,夫唱妇随,戚继光到浙江抗倭,领兵出征,王夫人则帮他守好后方,以防敌军偷家。
与戚继光要好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惧内,王夫人乃是将门虎女,实在彪悍,戚继光爱她敬她也怕她。
夫妻俩先后生了几个孩子,有儿有女,却几近夭折,唯有长女长大成人,早已出嫁。
后来,戚继光调任蓟镇,三十好几却膝下无子。王夫人年纪也大了,多年未有身孕。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困扰了戚继光好长一段时间。既不想让夫人伤心难过,又怕她一怒之下提刀砍人,还想要生育子嗣。为难之际,他将自己的苦恼写在书信之中,向好友谭纶诉说。
谭纶给他出了个主意,而戚继光最后也采纳了谭纶的建议偷偷在外面娶了三房小妾
果然,没几年,长子戚祚国,次子戚安国,三子戚昌国相继出生。
孩子都生了,事情肯定瞒不住。长子刚出生不久,王夫人就知道了此事。
就如同戚继光预料的那样,王夫人盛怒之下提着刀冲到军营要杀了他。
戚继光只敢躲避,不敢还手,最后跪在王夫人面前,吐露自己已经年过四十,想要延续家族的想法。
王夫人心软,不再追究此事。戚继光也没有将三位小妾接入府中,而是继续养在外面。并且将次子戚安国交给王夫人抚养。
然而,就在不久前,这个不满五岁的孩子,竟是突然夭折。
王夫人为此难过了许多,又想到自己那几个夭折的孩子,更是心如死灰。
戚继光道“我猜,夫人必定也是因为此事,所以离家。”
朱翊钧听完,却不知该不该安慰他,只低声道“你还真是活该。”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