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老者拿起锄头走向田间,歇息够了,准备继续干活,得赶在下一波雨水到来之前,把菽豆种下。
徐子谦脱下长衫,撸起袖子跟上先生,道“先生,您且树下歇息,剩下的活都交给我吧。”
“不善,我又没老得不能动弹,哪有都交给别人干的道理”
“先生教训得是,弟子谬矣”
徐子谦一直跟随先生,在地里忙活到了日暮,才穿回儒衫离去。
不多时,一封密信从琅琊学宫寄出,送往中域寒山书院。
东南清嘉洲,余江书院。
一位身材中等,长相普通,气质却清俊不凡的青年儒生,立于书院一凉亭。
看着手中同窗抄写的大道金榜,青年儒生神情微异。
清嘉洲大道人榜第一名郭外斜。
郭外斜,字青山,余江书院儒生。
凉亭中青年儒生的目光,却没有落在这人榜魁首处,而是看向了人榜之后的惊世名录。
“还以为中土神洲那位少年君子,便是当代最出众的儒家读书人,没想到北止戈洲却出了一位李往矣。”
“以一境之身,行天地封正之事,果真奇人哉”
正当青年儒生独自沉吟时,几位年龄相仿的儒生,从小径走来。
不等入亭,便纷纷恭贺“青山兄,伱是我余江书院自建立以来,第一位荣登大洲人榜之人,且一举夺魁,当浮一大白”
“不错,我已经拿来了五十年份的余水大曲,特为青山兄贺,今日不醉不归”
“我已着长风楼掌柜送来酒菜,一会儿就到,不醉不归”
青年儒生又看了一眼惊世名录里的名字,收起大洲金榜,与诸位同窗共饮。
“谢过诸位,今日我请客”
中土神洲,有一座机关大城,名曰墨城。
墨城乃是九洲墨家门徒心中的无上圣地。
墨家自墨子开创以来,传至今日,分为三脉。
其中一脉,以相里式为首,出过好几代巨子。
当九份大道金榜传扬天下时,年仅十八岁,一身黑色劲装的相里引弓,站在墨城一座塔楼上,手握大道金榜卷轴,眺望北方。
“北止戈洲,寒山书院,李往矣。”
“我入世后的第一位对手,有了”
北止戈洲,云水国,一辆牛车向东而去。
驾车的是一位老汉。
牛车里,则是一位青衫书生,一个翠裙女童。
以及一位烂醉如泥,不知睡了多久,更不知何时才会醒来,额头上长了一对龙角的少女。
大道金榜公布时的喧闹,已经散去。
李往矣带着小芊君继续东行,因少女仙龙练霓儿继续处于醉酒昏睡状态,师兄妹俩只好把她也带上。
离开东浒城已两日,六月上旬即将过去,北止戈洲一片燥热。
小芊君拿出南流景送的见面礼青霄龙眼,放在牛车上,这件半仙器晶莹剔透,青光流转,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股凉气。
让车厢里面变得十分清凉,暑气难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