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可能会有,但之前特意刮的是釉面上的粉末,而且用了质谱仪加速,所以误差最多不超过二十年”
80100年,即便可能有20年的误差,也没超出民国时期。
而之前,所以人看过,都猜测这是清早期的官窑珐琅彩粗胎,因为瓷质很深,恰好附合康熙时期珐琅彩瓷质的特点
这这两个时期之间又差了多少年
“难道又是蒙的”
这一下,再没人说话了。
从康熙时期引进珐琅彩,到现在三百多年,李定安为什么不说其它时期,只说洪宪
他们很不愿意相信,但仪器屏幕上的那些数据却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即便是蒙,李定安也已经蒙对了一大半反瓷、珐琅彩粗胎、民国时期
更不要说他之后说的“洪宪瓷”和“出自觯斋”了。说实话,真要能蒙这么准,还上什么学,做什么研究,买彩票不更香
一时默然,实验室里寂静无声,直到有人推开门,他们才再次回过神。
看到七个学生加一个助教,神情一个比一个的怪,吴教授很是好奇“怎么了,愣什么呢”
啊吴教授
对啊与其在这里纠结,为什么不请教更为专业,更为权威的人
白如反应了过来,用力的呼了一口气,拿起桌上的瓷片“吴教授,能不能麻烦您看一看”
“什么东西碎瓷片哪来的”
“谈宏武从御器厂淘回来的”
“以后来历不明的东西再不要带到实验室来”
谈宏武立马认错“老师,我记住了”
吴湘斥了一句,才接过瓷片,仔仔细细的看了几眼“珐琅彩的粗胚嗯,这土质”
看了看,稍想了想,吴湘又说“这应该是洪宪瓷,不过不是居仁堂烧的,应该是郭世五的私窑出来的东西”
啊
八个人想不懵逼都难,他们回忆了好几遍,都发现吴教授说的和李定安说的,一个字都不差
而且同样的快,同样只是看了几眼
现在,谁敢说李定安是蒙的
真的就这么厉害
缓了好一阵,白如才深深的一叹“吴教授,洪宪瓷是不是还有什么非常显著的特点”
“当然,不然你以为我真是火眼金睛,能看这么快”
吴教授笑着,指着瓷片的断茬“看这里,瓷质的颜色是不是比较深这是因为土质中铁含量过高导致的,而jdz,就只有瑶里乡的土是这一种”
白如想了想“意思就是当年郭世五奉袁世凯之命到jdz烧珐琅彩,官窑还在珠山御窑原址,自己的私窑,也就是觯斋建在了瑶里乡”
“对”
一瞬间,众人又沉默了。
谈宏武怅然若失,琢磨了好久“吴教授,那清早时期,也就是珐琅彩刚引进中国的时候,为什么瓷质也是这种颜色”
“因为当时建窑也在瑶里乡,后来发现土质颜色太深,影响上色,所以又搬到了珠山。但民国时期的珐琅彩工艺已非常完善,自然不受影响”
吴湘解释完,又扫视了一圈,感觉愈发奇怪。
怎么都跟受刺激了一样
“怎么了”
七个学生没人敢吱声,白如则重重的一叹“刚才李定安来过”
“噢你们也让他看过”
吴湘恍然大悟“是不是,他和我说的一模一样是不是也是,嗯就简简单单的看了两眼”
八颗脑袋齐齐的往下一点。
“哈哈”
怪不得都跟傻了一样
如果是李定安,那就不奇怪了
吴湘又笑了起来“之前我经常说,李定安如何如何,你们嘴上不说,心中绝对不以为然,现在呢,相信了吧”
七个研究生唯唯诺诺,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
感觉分开发情节不连贯,所以两章就合在一起发了。
再求一下月票,谢谢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