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自己讲啥了
上百人的教室,学生前胸贴着后背,脚尖挨着脚跟,呼一口气,前面的人的头发都能被吹起来。
但诡异的是,安静的像是按了暂停键的电视画面,连喘气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真心话,在京大读了十年的书,又干了七八年的助教,这样的场景高胜东还是第一次见,哪怕校长训话的时候,都没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在场的学生有一个算一个,一个赛一个的懵逼,眼睛一个比一个的瞪得大,直勾勾的盯着台上的李定安。
已经有人开始算了从二月份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李定安赚了多少钱
三个亿都不止了。
而他用了多少本钱
三百块
这中间又是多少倍的利润请个小学生过来都能算得清清楚楚。
两个多月,百万倍的利润就是把巴菲特请过来,也不敢这么吹
再算算,这些古玩中又有几件国宝
熹平石经算不算
长明灯算不算
清代礼器,亲王银册,宋代摩喉罗,皇子铜椁这些算不算
如果按单个数量算,十件都不止了,而且这还没算张大千的画和蒙古瓷,以及还暂时不能公开的一品青花
也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京大,是象牙塔,谈钱多没格调
好,那就不谈钱,咱谈学术。
先看看李定安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像考古学报这种s级的核心期刊,在京大,发表一篇就可以免考读博,如果发表两篇以上,就可以免去两年的教学时间要求,博士毕业后就能当讲师。
副教授的评定要求也不过是四篇以上,教授的评定因素多一些,但论文发表绝对是其中最重的标准之一。
而十篇,已经能让大多数的学科负责人嫉妒到眼珠子发红,遑论学生
而且这还只是其次,关键的是,国博,故宫,以及京大的联合研究团队,竟然跟不上他一个人的进度
这是什么概念
嗯,反正学生们已经没办法理解了。如果非要让他们做个对比,他们也只能说,估计丁院长和吴教授,都没这么厉害
同样还是和学术相关,再看看李定安手中还有多少可以开新课题的东西
清代礼器,摩喉罗,皇子铜椁,这其中随便拿出一件,都足可以让考古相关专业的学校申请立项省级项目,再加上李定安的研究能力,相关的课题一旦完成,学校的研究和学术影响绝对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敢问哪一家不争着抢着合作
所以说跳级,特殊通道,导助算个毛只要李定安愿意去,再带上他这些东西,一个学科负责人的身份绝对跑不了。
什么学历,资历,统统不成问题,院校有的是办法替李定安铺平道路
想的越多,同学们的感觉就越诡异,已经实在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了真的,感觉李定安和他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短短两个月,用三百块赚了三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