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再看第一架,这是一件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盏,不出意外,底足应该有同乐佳器的款。这是明代jdz及周边数万私窑中的一家,流传下来的物件不算多,但品质很糙,所以价格不高看这只盏,是不是一边大,一边小”
明白了,就是胡吹,顺便蹭热度的。
越想越是兴奋,感觉浑身的毛孔都在颤,郑万九大手一挥“我就不信邪了播”
“我放屁行,睁大眼睛看看,发私信的这几个人i地址,是不是沈阳”
110101,这是你儿子的身份证号,现在就读于京城dc区某某中学,也对吧
所以劝你放聪明点。至于怎么做,你清楚。
“害怕了”
“怕个屁,我这是兴奋怕不是得冲上热搜”
“用不着问,看他当时的脸色就知道除了萝卜尊,剩下的那九件每件他不是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这还不算,完了每次他都要回过头来看一下,看什么当然是问李安之,这是真的还是假的,买还是不买”
“废话,看标题古玩打假这是打假,不是捡漏,不挑假货难道挑真的”
“不然呢”
bd市xx高中,你妈在这里上班bd市xx图书馆,你爹在这里上班你小心点
后面还有,包括李定安现在在京城的住址
“确实有点过分,拢共买了十件,竟然没一件真的可想而知,安本斋的假货有多少”
“没这么夸张,生产是生产,销售是销售,信不信你既便找到这些伪品是哪里生产的,人家所有的手续都合法合规但把仿品当真品卖,那肯定就违法了,说来说去,根子还在安本斋这里。”
所以起初的时候,大都听的津津有味,但没过几秒,突然有人回过了味拍摄的人,应该就是李安之,对吧
而且他离货架之间还隔着郑万九和一个店员,离着近一米远,他也没往前凑,更没有上手。
“什么意思”
“好家伙,你这比金楼玉衣造假案的那五位专家还无耻人家只是知假鉴假,你们到好,知假售假,反过来还叫冤我去你大爷的”
“各位,千万别被带了节奏看这些东西需要鉴定和辩别的方法,是不是非常简单说明他们专门挑着假的买。”
所以说,真就一点都不奇怪。
所以,只是顺带着捎了一眼,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他就能确定东西是什么年份,什么窑口,出产地是哪,以及判定这些信息的特征又在器件的什么部位。
更诡异的是,他都没有拿起来看,怎么知道壶的底上印的是什么款,笔洗的底上又印的是什么款
太不可思议了
先发一章,我再努力写,争取今天补一章欠更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