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无力争辩,真的,再要来这么一位,他就只能拿头撞墙不,原地爆炸。
这位还要争,立马过来了两位工作人员,连哄带劝,连拖带拉,总算把人弄了起来。
这位边收东西边骂“什么眼睛你毛长齐了没有,在这里装专家”
李定安能怎么办
他只能冲着摄像机旁边的导播虚点了点,意思是再少整这样的妖蛾子。
导播呲着大板牙,还冲他合了个什这不为了宣传效果么,李老师你多担待
担待个毛,你让他再放这么一位过来试试
可能是觉得过犹不及,李定安这儿再没来这样的人物,倒是其他专家那偶尔出现一位。
这一种的,自己遇到就挺头疼,但搁旁边当瓜吃,绝对是越看越有意思。这不,张副教授脾气那么好的一个人,愣是被气的拍起了桌子。
再一看桌上的东西一只口宽底窄的玻璃茶杯,非要说是战国时期的,还说和收藏在杭州博物馆的那只水晶杯是一对,国宝中的国宝。
旁边的朱训已经笑的直不腰来了
李定安也看的津津有味,在吃瓜的空子里,又鉴定了一件明末清初的山水小册。
作者不怎么出名,但画工挺不错,保存的也挺好,他最后估价八万,又由另一位字画专家复鉴之后,举办方给开具了鉴定证书。
藏友喜滋滋的道完谢,把东西送去了展览组,然后摆放在了字画展厅。
像这种藏品,游客就可以直接购卖,并同步上线同上展销平台,如果没卖掉,最后还会上拍李定安估计,八万的价格基本不会留在最后,如果真没卖掉,上拍之前他就会出手。
可能赚不了多少,也就两三万,但苍蝇蚊子都是肉。
送走了字画藏友,那位“水晶杯”也被请了出去,其他专家那里相对热闹,李定安这里依旧稍嫌冷清,不算两位国宝帮,他也就正儿八经的鉴定了一样东西。
他也不急,左瞅瞅,右看看,想着还有没有什么乐子看。
正左顾右盼,面前又坐下了一位。
手里端着一个贴着麻纹纸的方盒,约摸十来公分,放下盒子,他又打开盖子,李定安的眼睛稍稍一亮。
里面同样放着一只盒子,不过是圆的,口径也就七八公分,约三公分厚。盖髹朱漆雕花,主图是一株荷花,中间是水浪波纹,底下是两条金鱼。
立壁雕的是方雷纹,漆层很厚,再打开盒盖,里面及底髹黑漆,同样很厚。
大致瞅了瞅,李定安心里就有了底,又拿起来闻了闻,鼻子里飘来一股檀木特有的香味。
“好东西”
李定安点点头,又放下了盒子,“明嘉靖后的朱漆脂粉圆盒”
“啊”
这位听到是明朝的,反倒有点不高兴,“您再仔细看看,这肯定是清朝的”
“不用看”李定安很肯定,“就是明朝的”
“不是我之前请漆雕专家赵国立老师看过,他就说是清朝的”
“那你就去找赵老师,反正在我这,这就是明朝的”
可能是看李定安的态度比较强硬,这位没吱声,收起东西站了起来,可能是想找其它专家再给看看。
旁边的网友却看不懂了“从来没听说,故意要把年份往短里说的”
“并非所有的古董都是越老越好,肯定有原因”
“小专家,你给解释解释”
“很简单”李定安点了一下桌子,“明朝尚红,大红、正红这种颜色民间老百姓就能用。但清不同,各种颜色都有明确定制,到什么级别,只能用什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