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就有做古玩生意的”
“真稀奇汉朝就有了你以为曹操的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从墓里盗出来的就只有金银”
“还真就是全国中最大连万历皇帝都说项墨林储藏之丰,甲于海内授玺书请他出来做官,他竟然“坚辞不授””
“还有乾隆项式鉴藏之广,之精,极一时之盛”
“他是万历时期的人,差着近两百年,乾隆怎么知道的”
“都不仔细看人乾隆说的是项氏”
“等会,查到了这上面说世界上许多博物馆的古籍和字画类的镇馆之宝,大多来自项氏,故宫博物院占一半以上”
“你从那个地摊文学上查来的”
“中国收藏年鉴和人民日报”
说地摊文学的立马不吱声了人民日报就不说了,就说收藏年鉴这是国家文物局出版的,扪心自问,还是相当权威的
“好家伙这上面还说顺治二年,清军攻破嘉兴,尽掠项式收藏,运至京城乾隆年间编著的书画藏品著录文献石渠宝笈中,来自项氏收藏的历代名家的书、字、画,碑帖、拓片足有四万余故宫的书画类藏品有多少”
“肯定不止十万件,但要除去明以后的,还真就说不准”
“一家收藏,半座故宫长见识了”
“明白了,李定安的意思是这本书原先是项式收藏,顺治时流入皇宫,所以清代的那些印都是真的。”
“什么项式收藏是项氏伪造。”
“那又是怎么流出来的”
“多简单城头变换大王旗,说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京城那些进过京的军阀,哪个不从皇宫里偷东西”
“真就说不准”
就这样,你查一点,他查一点,再半猜半蒙,网友和藏友们竟然理出了那本书的大致脉络项氏伪造,清内府收藏,乾隆鉴赏,并盖了印
大致就是如此,当然,细节远比这个要精彩项墨林不仅仅是明朝中晚期中国最大的古董商、最大的收藏家,更是当时最为权威的鉴定家。全国知名,而且是无人可比肩的那一种。
是不是很熟悉
熟悉就对了,不然项氏那些连万历和乾隆都惊叹不已的藏品是怎么来的
既然鉴、藏、收、售为一体,当然就免不了仿和伪,就连相关史志都有记载项墨林遴选能工巧匠,制榻、架、柜、奁、盒,及彝器、金石、古玉等等等等,镌以铭识,惟肖惟巧,毫发无差,假能乱真。
当时的“嘉兴项氏”,已经成了仿古、伪古的代名词。
书画类的仿品更是不用说他与文徵明父子皆是至交,来往甚密,时常请父子三人写字作画,专仿宋元名家之作。包括苏轼在内的宋四家,黄公望在内的元四家,以及赵孟顋等等等等。
还有文徵明的弟子,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几乎就是他培养出来的仇英成名之前,动不动就住在项府,临摹前代名家之作。
还有同时期与仇英同属吴门画派的几位名家、明晚时期的董其昌、以及许多名气不如这二人,但临摹能力极高的书法家以及画家,都受过项氏的资助,以及类似的经历。
包括项墨林父子,也是同时期一流的字画名家,他们自己仿的,就更多了。
而所用的纸、墨、颜料等等,大都是项墨林搜罗来的前朝之物,做旧手法也极为高明。所以别说现在都已过了四百多年,就是当时,能辩出项氏仿品真伪的鉴定家也是少之又少。
仿出来的作品,当然被项墨林以真品卖了出去,然后再以重金搜购名家真迹,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不夸张,光是故宫之中收藏的出自项默林之手的赝品,就要以“千”计。李定安甚至见过宋高宗赵构写给岳飞的赐岳飞批剳卷及手札,也就是历史中的十二道金牌。
同样,也是项墨林伪造的,上面甚至有康熙和乾隆的亲笔题跋。
所以,一本周彦邦的手抄本算什么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