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语气,这神情,怎么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意思是,这画不对
东西他的,他不比谁清楚
“哈”
李定安笑出了声,想了想,又把画取了出来,“确实有点没看准,林总能不能指点指点”
林子贤反倒看不懂了我在讽刺你,听不出来
“难得,李专家竟然也有看不准的东西画当然没问题,不过价格是我自个定的但你猜专家估价多少八万没想到吧”
他笑的好不得意,又指了指展柜中还没有收走标签,“李专家,你就没看看作者佚名这样你都敢买”
听语气这两人有仇
狐疑着,孙明方又看了看画,然后“唏”的吸了口气竟然是油画,而且连谁画的都不知道
更关键的是四十万哪值了
在国内古玩界,油画绝对属于冷门品类之中的冷门。
一是不符合国人的审美观,二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大,九成的玩家和藏友都不会碰这东西,价格自然也就不高。
比如同样的一件名家之作,国外能拍一百万,到了国内,五十万都悬。
倒是动不动就有新闻,某国内画家的油画拍出了天价,就比如冷大师,但凡作品上拍就是好几千万,上亿的都有。
但懂的都懂毕加索和梵高的作品才多少
所以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的一幅油画,专家能给出八万的价格已经相当不错了。
林子贤敢卖四十万也不算出奇,因为这次展览会是由卖主自己定价,大多数都抱着愿者上钩、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的心态,售价比估价高几倍的物件比比皆是。
李定安说看的不太准也属正常,常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他不可能什么都懂,而且还是极为小众的西方油画。
吊诡的是,他却买了,四十万还一分不少
标签上那么大的几个字,“经专家鉴定,估价八万”,你没看到
就觉得挺想不通。
转着念头,他又往前靠了靠。
国内懂油画的专家堪称凤毛麟角,孙明方只是触类旁通,水平普普通通。只能看出画的挺不错,光暗对比明显,人物也很形象
嗯,有署名joseh约瑟夫
历史上叫这个名字的画家挺多,知名的也不少,英、法、德、意,以及瑞士、比利时等国家都出现过。也不乏作品拍出过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天价的大师。
但肯定不是这些人,不然这东西到不了这里,更不会只卖八万。
嗯,不对
这脸部的染色,感觉用的是国画的渲染技法
狐疑间,孙明方掏出手电打了一道光,照在了修士的脸上。
玻璃有点反光,看的不是太真切。但他研究了半辈子的国画,这根本难不住他。手电稍稍斜了一下,反射出的光晕就跑到了其它地方。
认真一瞅,修士脸部的颜料调色时好像用的不是油,而是水。不然就会有一层油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扑了一层粉一样的感觉。
不用油调色,还叫油画么
再仔细看,用的还是工笔中的分染就是一只笔蘸颜料,一只笔蘸水,边染边洗,边洗边染。这种方法除了不会在画绢表面留下太多痕迹,还能使颜色渗入画绢或画纸之中,更具生气。
油画却不同,大都用的是重置法,也就是染一层干了之后再染一层,再加油画颜料比较稠,就像是堆上去的一样,立体效果要更强,更厚重。
而这一幅,修士的脸却是平的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