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林思齐的妈(2 / 3)

仔细看,同样是颜体,书里的字体笔划稍显生硬,呆板,但照片中的笔划流畅有力,颇有几分飘逸潇洒的韵味。

没错,就是那一本满满一页全是印章,狗眼都能闪瞎。

“冯攸然送来的”

“林子贤是美国人吧,她这路子挺野”

李定安一下就想了起来建国后故宫先后失窃五次,最近的就是2011年这一次。

印鉴痕迹也很像,无论是尺寸大小,还是篆刻手法

晚清时期都流出了故宫,然后一本流到了海外,一本留在了国内

不过他就是在心里想了想要是时间不够,领导肯定会提醒李定安请假。

嗯,角落的沙发里还靠着一位,正打着呼噜马献明,他来凑什么热闹

“你们这是怎么了”

再一想伪本中的字,会不会就是照着照片中的字体临摹的

好家伙,什么项墨林伪造了两本搞不好,这本真就是周邦彦手抄的仪礼注疏

“对”

知道他眼力强,鉴赏水平高,也足够细心,但没想到,差距这么大

书是张汉光昨天下午四点左右送过来的,然后七八个人研究了半天,快到天黑的时候才发现,笔迹有一点细微的差别。

感慨了一下,他又开起了玩笑“怎么,张处长不抓走私,改行破陈年旧案了”

就挺神奇。

“不是,借的”

但李定安却有一种直觉照片上这一本,十有八九是真迹。

“你先过来看”

“说你胖你喘上了还升个屁海外仿真瓷的案子再不破,我就得被撤职”

估计当时,故宫里的老专家们研究的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收藏地点文化殿国史藏书馆。

上了二楼,没走几步,听到“吱呀”一声。一扇门被推开,露出一张胡子拉碴的脸。

一时天马行空,他翻开封面,又滚了两下鼠标,把照片放大到几乎失真的状态,一张一张的对比。

倒不是他们不专业,而是留存的资料太少,就只有这几张照片,关键是就不怎么清晰。

肯定不会是自己说错了系统给出的结论就从来都没出过问题。

再看详细备注南宋元符元年,周邦彦任秘书省正字,雠校典籍,刊正文章手抄东汉郑玄注解仪礼注疏

而且东西就在手边他顺手拿起书,比对照片量了一下可不就差着一毫米

这会还早,街上车很少,差不多半小时就到了长安街。过了天安门,又往北一拐,驶过筒子河,霸道停在了文华门外。

但反过来再说,这一本如果是真迹,那除了字迹,印鉴也绝对有区别。一比对就知道了

“你破不破案和这本书有什么关系”

“要不我再顺便帮你升个官”

因为没办法解释。

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丁立成讪讪一笑,又怅然一叹“怪不得对不上”

心下稍定,他吐了一口气“这不是一本书”

杨丽川叹了口气“丢了”

之后领导怎么处理的,不知道,有没有报警,或是有没有组织人在故宫搜过,更不知道。但结果就是他砸开了诚肃殿的石墙,撬开了锁,包括金镶玉梳妆盒在内的文物,背走了整整一麻袋。

其实不是关机,而是设置了,除了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小陈、小于,阿珍、吴教授,其他人在工作时间外就甭想打进来。

黑白底色,一看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拍的,清晰度不是太高。不过猛一看,好像都一模一样字迹、封皮,丝线,都没什么区别。

王成功欲言又止从昨天下午到现在,差不多半天又一夜,故宫那几位老师都还没个定论

“你先别管这个,好好看一下这本书,是不是从故宫出去的”

没有百分之一百分的把握,只能当做“存疑”归档。

什么东西故宫博物院古籍收藏目录

我去又是仪礼注疏

收藏时间1979年。

这么快吗

都没问题,才会看笔迹、风格等等。

“现在吗”李定安看了看表,“正好,看完了你再送我一下,还不耽误上课”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