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拍卖会估计也就这么多,但只是估计,而非绝对。因为那地方动不动就“创造奇迹”,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十几几十倍的古玩不要太多。
类似的对话络绎不绝,也由此看出,这里的卖家比外面的摊主实诚好多,至少不胡吹,什么就是什么。
原碑到晚清时期才出土,现在都还保存的好好的,等于想怎么拓就怎么拓,而且初拓同样默默无闻。
“怎么,不要债了”
会场刚刚开门,外面已排的人山人海。绕过人群,就是以前的鬼市两边依旧是店铺,中间用彩钢封着顶,底下就是摆摊的地方。
腾出来的地方也没闲着,专门设了一个区,叫“藏友交流区。”
他今天特意冲这儿来的。
脑子有坑吧,这公共场合
人家东北爷们好歹先问一句“你瞅啥”,你这上来就带脏字
就像之前有人吆喝的莱子侯封田刻石拓本,刻的挺早,西汉王莽时期的,但史书中没有莱子侯的记载,换非言之并非名人。
算是文博会的一大特色,申请摊位的人贼多,但来这儿逛的藏友很少,成交的更少。
临走,他又点了点头,那女在还在奇怪这人脑子有毛病吧,怎么老点头
李定安同样奇怪小本本上的东西不少,全是瓷器,不知道和还债有什么关系
就没张嘴啊,怎么骂了
李定安没说话,先笑了笑,又点了一下头,然后径直走过。
但他基本不停,径直走向七号摊。
李定安瞅了瞅小伙手里的小本本交流区7号摊,咸丰珐琅彩四花碗16号摊,六方传香壶41号摊,哥釉青花尊
“你给我站住”
“嘿,干嘛的你”
“正事要紧”
“再说了,对您又没一丁点的损失”
李定安倒是装扮了一下棒球帽,小墨镜。但一看他鼻子底下没几根毛,就知道贼年轻。再看穿的也不差,打招呼的真心不少。
关键的是,这两位的文学造诣都挺高,留下的墨宝不少是不是挺神奇
思忖间,他又仔细看了一下,确定是真品。
“那你搁这儿蒙谁呢”
年长的一位拉住了捋袖子的小伙,又点了点李定安,“别给自己找事儿,赶紧走”
“哪年拓的”
“哪年的”
交流区指的就是这儿,所以这本子上记着的应该就是他看中的东西。
“我哪知道”
“那你留着吧”
李定安放下了碗,又转到了后面一排,随意的拿起一件漆刻,余光却往身后打量。
他就是想看看,这些人玩什么把戏
牙疼了一整天,晚上才稍好了一些,所以这章有点短,说声抱歉。
后面会补上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