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还在笑话林思齐,你们也没好到哪里李定安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
这是祭器、祭器至少从康熙年间摆到了如今,至少祭了三百年。
再看看祭的是谁
大明朱氏列祖列宗
不夸张,就是从正德皇帝墓里挖出来一件完整如新的,都没这一件的意义深远。
张普生叹了口气,岔开了话题“这一类的东西还有没有”
“有”李定安指着祭坛四周的几件,“上面有铏、尊、篚、俎、笾,地下室有登、簠、簋、豆、琖”
他边说,马献明边掰着指头数“祈谷、太岁、朝日、夕月好家伙,祭天二十二器”
“没那么多,只有十件,而且有八件是后人私自营造,又怕逾制,所以造的似是而非就只有尊和笾算是朱氏宗庙礼器,应该是哪一代宁王传下来的。”
一群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还想怎么样
这不是普通的古董,而是亲王代天子祭天的礼器。
“这是铏”
陈叔材看了看放香炉的铁凳子,又指指左右的两只放黄纸的铁箱,“这是铏和俎,尊和笾呢”
“尊在这”
李定安拍了拍供桌一旁功德瓶,“笾在院子里,就你们刚刚坐的地方,有一个小茶几,几面底下就是”
马献明忙跑过去,撕掉了包在外面的红纸,露出一件靓蓝色的瓷瓶。
保存的不怎么好,釉面有些发乌,口内的白釉已近发黑,里面还有几张毛票。
再看品相和成色,十有八九是大明官窑蓝釉无耳尊。
“这是祭蓝外面那只呢”
“祭红”
“唰”一下,几个同学吓出了冷汗他们四个人刚才吃冰棍的时候,就围在那个小茶几四面,茶杯和冰棍也放在上面。当时还想,这玩意怎么这么脏,也不说是擦一擦
那会谁要是脚一伸,上千万就没了
马献明愣了愣,嗖的就跑了出去,顺手一擦,一抹耀眼的红釉映入眼中。
再仔细看,釉面倒是挺亮,但口上磕了一个拇指大的豁口,底足上破了近一乍长的一道,用一块砖头垫着。
霎时,他眼珠都红了“李定安,你第一天玩古董吗”
“你别看我这又不是我干的”
“那你就这样放着”
李定安摊着双手“我昨天下午才买的院子,想整理也得有时间”
马献明噎了一下再是没时间,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宗庙礼器当茶几墩儿吧
可见李定安弄了多少好东西
何安邦左右瞅了瞅“其它的呢”
“其它的都不是祭器,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你闲扯什么,谁问你是不是祭器了
我问的是八大山人和唐伯虎的画,大明四十八两银锭,以及一百两金锭
他转了转眼珠“张教授,高老师,你们先帮忙整理,我们到其它屋里看一看”
张普生猛点头“好”
他算是知道了,吴教授为什么那么重视
天子立七庙,诸候立五庙,大夫立三庙但看这里,从朱元璋到崇祯,整整十六代
由此可知,剩下的那十二件祭器不是没造,而是遗失,这里称一声朱氏宗庙一点都不过分。
而既便从康熙时期算,也已传承了三百年,除了故宫,再找不出第二座。
建的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就像个大杂烩,但不用怀疑,其中好多构建,包括那四道雕梁,全是从明代郡王以上的府衹中拆回来的。
所以,光是这一间祠堂就够瓷器系研究一两年,何况还有史载到康熙就已断了法统的净明道,以及旁边的那间巫殿,同样够宗教系研究个一两年。
宋元学院满共三个系,等于两个系的学生和教授,已不用再为今年和明年的研究课题发愁。
转着念头,张普生用力的吐了一口气“同学们,干活”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