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这才是宝藏(3 / 3)

真假不用怀疑,无需辩认,何安邦顺手一丢,又拿起第二枚。

四四方方,标准的江西十两方宝,戳记为道光元年安福县官银。

拿起第三锭,又成了万载县的马蹄银。

再往箱子里看,形状不等,大小相近,全是十两官锭。

值点钱,差点的两三千,贵点的四五万,这一箱应该有个两三百锭,旁边还有两箱,也装的满满当当。

是不少,如果上拍,两三百万还是有的,但要说是宝藏好像扯不上

何安邦也懒的问,又掀开第二箱。

这次大了好多,全是五十两,有雍正船形锭,有乾隆马蹄银、有嘉庆方宝,也有光绪时才有的牌坊锭。

都是拳头大,将将一箱,但比起刚刚那三箱,价格只高不低。

价格最低的是乾隆马蹄银,因为在位时间长,锭形又最常见,一锭也就七八万。嘉庆方宝稍好点,拍卖成交纪录都在二十万以上,最贵的是雍正官银和牌坊锭,一锭多则上百万,少则七八十万。

细细一数总代约摸百来锭,也还行

掀开第三口,何安邦点了点头终于有了点宝藏的样子。

其他人的眼睛都不由的眯了一下黄澄澄,亮晶晶,有金锞子,有金饼,也有类似珐码,以及两头宽,中间细的束腰形。

小的如指肚,也就一二两,大的如拳头,标准的百两金锭。形状不一,铭文也五花八门福、、寿、喜,忠、孝、仁、义,还有太平、安康之类的戳记。

“私铸的”

“不然呢”

无论明清,官府不铸金锭,民间只能私铸。

文物性值不算高,也就比黄金本身价值高个两三倍,论起来,还不如刚刚那箱清代五十两官银

李定安掀开了第四口,所有人都舒了口气大明元宝,四十八两官银。

五年前,中国法院网发布过一侧案例某市某文物部门接到举报,某县农民建房时从自家宅基地里挖出了宝藏,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当场收缴大明元宝十余锭,银锞子、铜钱若干。

过了大概半年,元宝被退了回来,称是赝品。

农民直觉有猫腻,拿地某机构测了一下,结果为新铸的,铸造时期不超过三个月,又用药水做旧。

然后,就扯出了震惊全国的银锭调包案。

当时,司法部门为确定案值,特地邀请了专家,每锭估值两百万。

这儿,足足一箱,少些也有上百锭

但不知为什么,何安邦总觉得差点什么所谓的宁王重宝,就这么点

细细一想,才琢磨过来金子银子五六箱,却抵不过几幅画

更遑论这么大一座古宅

“就这么多”

肯定不止这些,除了金银,还有两箱珍珠,但已经黄不拉几,灰不溜秋,一摸一手灰

稍想了想,李定安叹了一口气都到这会了

他左右瞅瞅,从银箱旁边提起一只木匣。

经典的七八十年代的东西,匣面裱着龙凤呈祥的图案,铁板锁扣,已被拧成了两截。

打开匣盖,一个木格挨着一个木格,纵横交错,每一格里都塞着棉花,上面又盖了一层,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东西。

“挺有年代感,再放几十年,这只匣子也成文物了。”

随口开着玩笑,马献明撕掉一格中的棉花,又瞅了一眼,猛的往后仰。

这什么

黄光锃亮,底上四四方方,约摸一巴掌大小,但很薄,也就三公分。

上面卧着一只龟

他吞了一口口水,捻着龟钮提了起来。

四个篆书阳文宁王之宝。

何安邦就在旁边,激灵的一下,手比电还快。

一格两格三格

宁王金册娄妃玉册世子银册

这特么才是宝藏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